美丽小江南之汉中地理

家乡区县: 陕西省勉县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

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属中国西南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界秦岭主脊,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为邻,南界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达州市达川区毗连,东与陕西省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东经105°30'50"~108°16'45",北纬32°08'54"~33°53'16"。最大直线长度东西为258.6公里,南北为192.9公里。汉中市人民政府驻汉台区民主街43号,电话区号0916,邮政编码723000,距西安市238千米。
地貌

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即大巴山西段),中为汉江上游谷地平坝(即汉中盆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地貌骨架。
秦岭位于地区北部,境内部分南北宽50~60公里,东西长220公里;山势自南而北呈阶梯状上升,一般海拔高1500~2000米,主分水岭上有2000米以上的高峰数座,为本地区与关中渭河流域的分水岭,如紫柏山(2610米)、摩天岭(2603米)、玉皇山(2278米)等。最高峰为洋县北部活人坪梁海拔3071米。秦岭顶部(佛坪县金水河、椒溪河上游)遗留有古冰川活动形成的围谷、冰床、角峰、槽谷等地貌。秦岭峰峦起伏,水系发育,横切山梁,沟谷断崖交错,山间广布盆地坝子。
大巴山位于本地区南部,山势北陡南缓,中西段走向西东。一般海拔高1500~2000米,最高峰为镇巴县境内的箭竿山,海拔2534米,是本省、本地区与四川省分界岭。米仓山因褶皱、抬升、断裂作用强,山势峭拔,沟狭谷深,奇峰幽秀,以险峻闻名。石灰岩分布区山势陡峭,多露岩和奇异的溶岩,花岗岩和砂岩分布区多浑圆状和平梁状山丘。河流或沿构造走向分布,或者垂直切割走向,形成格状水系分布。众多河流曲折迂回其间,山间坝子众多,较大的有宁强县关口坝、大竹坝,南郑县元坝、碑坝,西乡县大河坝和镇巴县渔渡坝等。
秦岭和米仓山大体以汉江为界,西部则以桑树湾至燕子碥、广坪联线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为米仓山区。之间为汉中盆地,汉江发源宁强县,横穿盆地中部,流经勉县、南郑县、汉中市、城固县、洋县和西乡县境。盆地周边为丘陵、低山和众多小平坝。
汉中盆地东西狭长,西起勉县武侯镇,东到洋县龙亭铺大龙河口,东西长约126公里,南北宽约5~20公里,至汉中市附近宽达25~30公里。盆地内汉江两岸分布有多级阶地,地面坡度在1°~10°之间;从河床向两边,依次为漫滩地,一级、二级、三级阶地。另外,汉江的较大支流牧马河、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的宽谷坝子,即西乡盆地。
嘉陵江南北纵贯本境西部。略阳县何家岩至金池院、宁强县烈金坝以西,阳平关、中坪至金山寺属嘉陵江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7.7%,主要地貌为低山丘陵。
全地区以山地为主,中高山区面积占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的57%,低山、丘陵占32.8%,平坝仅占10.2%。全地区海拔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371.2米,与最高点活人坪(3071米)相对高差达2699.8米。
气候

汉中界于北纬32°08'54"~33°53'16"之间,距东南海洋约1200公里,在中国亚热带的北部。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横亘于地区之北,米仓山屏障于地区之南,它们对气流的运行有抬升阻滞作用,使寒潮暑气不易侵入。这样的地势和海陆位置对于汉中地区的气候因素影响较为强烈,使本区气候具有由暖温带向热带过渡之特点。在区内以秦岭、米仓山海拔800米为界,分为亚热带和暖温带两大气候类型。区内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四季较热带地区明显,大体上春秋略短,而冬夏稍长。[5]
水文

境内河流密布,有大小河流576条,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汉江是本区最大的河流,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本区宁强县玉带河一带,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和西乡等县区,于湖北省武汉市入长江。境内流程277千米,流域面积1969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99.8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一级支流褒河、木马河、湑水河、沮水河、酉水河等11条,总长度959.3千米;二级支流泾洋河、椒溪河、渚河,总长度250.4千米。嘉陵江发源于本省秦岭脊线以南的大风沟,流经甘肃后由北向南穿越本区略阳、宁强西部山区,境内干流141.7千米,流域面积755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4.3亿立方米。有一级支流西汉水、八渡河、乐素河、安乐河,总长度159千米;二级支流广坪河、毛坝河、碑坝河、徐家河,总长度243.9千米。境内每平方公里平均河流长度1.4~2公里,全水系网密度1.61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自产径流总量144.1亿立方米。

bettermezzz(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