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语言的流失,你们晓得吗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文化落后、语言流失就是客家社会的现状。客家所谓的文化,除了客家人自身之外,有多少人会表示赞赏,会觉得喜欢?说句难听点的话,如果用金钱来衡量的话,外语且不论,就和粤语比,客家语真的不值钱,就连自诩“宁卖祖公言,毋忘祖公言”的客家人自身也在不断地放弃母语。如果大家还不觉醒的话,客家的消失将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我单从文化的几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音乐。山歌我就不想多说了,农耕文明的产物,就说说所谓的“客家流行音乐”吧。不难发现,大部分所谓的“客家流行音乐”都是在唱“客家”,这些作品有一两首就已经够腻了,首首都差不多,加上那些老式的“激壮”的调子,从头到尾充斥著有关客家的“伟大”的歌词,试问有多少人会喜欢?真正的音乐是超越语言超越族群的,任何语言都只是道具,只要能表达出人性的闪光的一面,就自然能被全世界传唱。大家可曾听过英美人、日本人和广府人用他们的语言唱他们自己的歌曲?不敢说完全没有,但可以断定相当稀少。即便有,那也不会是好的音乐作品。而客家呢?除了台湾,大陆的客家人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超越“客家”的音乐作品麼?不过比起那些一味模仿或者恶搞的客家山寨歌曲来,刚才说的那些又不算什麼了。
名人。谁谁谁是客家人又怎麼样?不是客家人又怎麼样?客家近代是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但是就单你客家的名人多吗?是不是一出来个什麼大人物,就要去“考证”下他是否客家呢?更好笑的是不少客家人还把好些古代的人物搬出来炫耀,有意思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靠努力学习、认真教育而来的,不是靠你想像的血缘就会直接传递下去的。客家人这种可笑的“名人心理”,跟某些韩国人的想法是不是同出一辙呢?这也正好反应出客家文化的空虚,现实中拿不出什麼,就只有沾靠历史的光辉了,就只有拿名人来给自己添加面子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