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学宫位于开平市苍城东门,康熙八年建。整座建筑为石、木结构,墙壁均涂红色;瓦面采用琉璃;黄绿相间,屋脊梁上的瓷塑浮雕,工艺精致。房高气爽,宽敞庄穆,优雅清静。
学宫大门向南远眺,与开元塔遥相呼应,蔚为壮观。门前右侧立有一块花岗岩石碑,刻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以示对孔子的崇敬。
学宫正门有两座牌楼,第一座牌楼刻着“文明门”三个大字,第二座牌楼刻上“黄官”两个大字。入门后是石砌地面,经过石拱桥进入中门,石拱桥下是水池,中门两侧有伙房。进入中门后,踏着台阶上露天广坛。此坛为灰砂地面,坛高约70厘米。再上约15厘米台阶,便是大成殿。大成殿中央悬挂着“万世师表”的碑匾。此匾约1米高,3米多宽。在中座和露天广坛之间两侧的建筑物,用灰砂结砌着孔丘72个弟子的名牌,每边36个。露天广坛曾经做过演话剧的舞台,宣传抗日。
学宫右翼是一座五进的大词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原有讲堂三间,学舍22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县立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曾设立师范讲习所,培养在职教员。后来,先后做过县武装大队部和县参议的办公地。
学宫左翼是试院,俗称考场,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清朝施行科举制度时,这里是县内的初级考场,县试榜首学童要到肇庆考取秀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该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校舍,民国十五年(1926年)又改为县立第一小学,并增设了体育场。
著名国画大师司徒奇,抗战期间曾在这里任过校长,他作了许多画,每幅作品都签署“苍城司徒奇”的名字,直至在他晚年的作品中,照样冠上“苍城”二字。终生怀念开平文化的发源地苍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