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邑中寺院始自隋唐,其时佛法已盛行。”坐落在荪湖龙头山下的护法寺,始建于唐大中年间(87-858),是钱库地区建寺时间最早,寺院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
传说当时有一位和尚,法名僧老,原在望州山顶古刹当家。为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善男信女免受攀登之劳,所以又在龙头山脚下,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先建一寺,坐南朝北,取名护法寺。到北宋乾德四年(963),他的继承者以为原寺太小,不能满足香火日盛的需要。于是就在原址上扩大规模,重建一座坐东朝西的护法大寺。它东倚龙头山、南至水礁沟、西靠塔基河、北接龙河水波殿,占地面积达四十库存,同时外加墙围。建设基金都由各方捐赠奉献,据荪湖林氏宗谱记载:当时单南道林克一家就施田240亩。
建成后的护法寺:一进七间,当中是弥勒佛的神龛,左右分列四大金刚;二进七间,中间是大雄宝殿,有释加牟尼金身;三进也是七间,中间为观音阁,左右有文殊菩萨和善财童子等。中间庭院铺以花岗石,两厢明廊,都是紫木结构,额以花板,画梁雕栋,雄伟肃穆,十分壮观。它不仅是当时钱库境内的一大名寺,在邑内也颇有名气。如芦浦四月初八庙会,有善男信女过八寺的风俗。这八寺之中,护法寺排在首位,然后是灵峰寺、广福寺、灵鹫寺、瑞岩寺、香林寺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