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里的闽东故事1

家乡区县: 福建省蕉城区

德文化产业网消息(记者 郑振忠)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的 6月14日是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36项,我市占3个;在全国1530项(含扩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我市拥有14项。在保护和传承中,文化遗产里的闽东故事熠熠闪光。

一个唱畲族歌言的人,一唱就是30年

6月14日,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当天,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民歌被再次唱响。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畲族民歌,于2006年5月20日被载入国家历史。这对于畲族姑娘雷美凤来说,29年的演唱终于将闽东畲歌唱进了全新的故事篇章里。同样是初夏的葱茏,2009年5月,雷美凤被认定为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她说:“我唱了30年,过去不曾放弃,现在和未来我也不会放弃。”

6月10日下午,雷美凤和记者聊起了她和畲歌的故事。

“八岁进小学读书,寒暑假时候就跟随母亲上山砍柴学唱歌。村里客人来对歌时,就挤进歌场听唱,边听边小声学唱,后来抄歌本学唱……”雷美凤向记者回忆起她与畲歌结缘的故事。

雷美凤告诉记者,1986年,当时16岁的她参加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第三届少数名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就是在那里,她第一次带着家乡的音乐,在千里之外与其他少数民族同胞一同分享。“我记得那一次,上台表演抖得很厉害。”因为初次上台表演,雷美凤至今仍对那次经历记忆犹新。

在此后的20多年里,她代表闽东畲族民歌歌手活跃在各类大型民族文化交流舞台上。不论是在闽东山海之间,还是跨越海峡两岸,甚至是录制“双音”载入神州七号向全世界播音,雷美凤始终将每一次演出都当作是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将中华畲族民间歌言唱得更加响亮。

如今,和雷美凤一同活跃在畲族歌言里的,还有雷石凤、钟金财、钟石福等4人。这种流传于我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及其周边畲村的音乐,既是畲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畲族山歌中的奇葩,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的演唱方式和声部音乐复调性的组合形式。

朱圣强(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