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南安县人口,起源于古越族。据考古工作者对狮子山等处新石器时期遗址的考查鉴定,远古时期人类已在南安一带生息、活动。两晋时期,中原汉人为避战祸,纷纷南来,沿古南安江而居。土著古越族居民逐渐与汉人融合同化。唐初、唐末及两宋之交,中原板荡,北方大量民众南迁,其中一部分移居南安,促使南安人口增长发展。
自宋以后,南安人口发展出现三次高峰。一次在南安;一次在清道光、咸丰、同治间,“人户丁口,备极蕃庶”(民国《南安县志》);第三次即在20世纪80年代末。
民国及民国以前,南安人口再生产,由于生产力落后,经济贫困,以及战争、瘟疫等天灾人祸因素影响,妇幼保健条件的限制,虽然人口出生率高,但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也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加上人口大量外流出境、出国谋生,人口增长相对比较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物质生活条件、妇幼保健工作都有很大改善,加上一个时期人口政策的失误,虽然1963年已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努力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但南安人口一直持续增长。1949年年底全县总人口526852人,1977年突破百万大关,1990年达1320906人,是1949年的2.51倍,净增794054人,平均每年净增近2万人。
人口基数大是南安县的基本县情之一。人口增长过快,给南安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

詹嘉特(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