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唐代,南安就有制糖、制盐、织布、陶瓷、铁、木、竹农具家具等手工业生产,至20世纪70年代已发现五代及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陶瓷窑址50处,明清时期的有3处,主要分布在东田、罗东、官桥、水头、仑苍等乡镇。相传元代本县就有人会用盖泥法滤制白砂糖。
民国时期的主要工业有制糖、制盐、纺织、食品、酿造、印刷等行业。制糖是小型机械榨蔗,手工煮炼制糖。纺织以木制织布机手工操作织布,食品有糕饼、糖果,酿造有酿酒、酱料等。印刷有木刻、石印、铅字排印。据《福建手工业土特产情况》载;民国25年(1936),南安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员有5275人,民国31年增至5833人,草席畅销泉州、惠安、仙游、永春及东南亚;石门、石砱、石柱等石料制品远销澳门、台湾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安工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395.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57%。1954年对私营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集体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国营企业。1957年工业总产值1606.9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5.75%。1965年工业总产值2601.9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1.23%。1975年工业总产值4613.4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9.47%。1978年工业总产值6962.8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4.41%,国营企业税利总额909.5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乡镇工业兴起,产品门类增多,质量提高,出现一批名优产品。1988年工业总产值4861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7.67%,比1978年增长6倍。国营企业税利总额2376万元,比1978年增长1.6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