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群众翻身成了主人,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群众的自力更生和海外侨胞的热心支持,使南安的教育事业出现一个蓬勃发展时期。经四十年的努力,实现了无文盲县,全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有6个乡镇普及初中义务教育。至1988年,全县有小学426所,为1949年203所的2倍多,而且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和学生人人有课桌椅。中学有完中15、初中31、职业高中9所,(包括普通中学兼设职教班6所)。幼儿园183所(县办实验幼儿园2所)。小学教职员工9833人,为1949年1267人的8倍。在校中、小学生数179196人,为1949年29321人的6倍多。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398人。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88年的11年间,考入大专院校4084人,中专4863人,共8947人,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量人才。
南安是著名侨乡,侨胞对家乡教育事业十分关注。从废科举兴新学开始,华侨倾注心力财力,在桑梓兴办学校,成为南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确贯彻华侨政策,提高华侨爱国爱乡积极性,全县80%的学校接受侨资捐助。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华侨捐资办学褒奖办法,截至1989年,南安获金质奖章80枚、银质奖章46枚、铜质奖章134枚。侨胞捐资办学进入一个全盛时代。[11]

詹嘉特(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