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化中(? ~1625)字民谐,别号熙宇,明朝武定(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晚明政治人物,东林党人。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考中进士,历任内黄、泾阳知县,多有善政。泰昌元年(1620)提升为御史。他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熹宗时,-论述时政八事曰:“宫禁渐弛,言路渐轻,法纪渐替,贿赂渐章,边疆渐坏,职掌渐失,宦官渐盛,人心渐离”,均切中利弊要害;又与杨涟等--魏忠贤,揭发崔呈秀-行径,魏党大恨,诬其受熊廷弼贿万金,下镇抚狱,受尽酷刑,冤死狱中,与同遭冤杀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并称为“东林六君子”。崇祯初,袁化中才得平反,赠官太仆卿。福......[详细]
推荐2 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西汉辞赋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详细]
推荐3 刘效祖
刘效祖 明代散曲作家。字仲修,号念庵,原籍滨州(今山东惠民),寓居北京,故又称宛平(今属北京)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任卫辉府推官、户部主事,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因负才不偶,与时龃龉,因故罢官。于是退居林泉,寄情词曲,以抒其悒郁愤懑的愁思。刘效祖的词曲小令在当时颇有名,曾流传宫中。散曲有《都邑繁华》、《□中一笑》、《混俗陶情》、《裁冰剪雪》、《良辰乐事》、《空中语》、《云林稿》、《莲步新声》等 8种,但当时就多已散佚。后由其从子孙在诸家选本中搜集残存,编为《词脔》,仅原作的极少部分。《词脔》收刘效祖小令112首,套数1篇。他景慕元......[详细]
推荐4 康进之
康进之 元代戏曲作家。棣州(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杂剧两种:《黑旋风老收心》、《梁山泊李逵负荆》,今存《李逵负荆》一剧。《李逵负荆》写在梁山附近开酒店的王林的女儿满堂娇,被冒充宋江、鲁智深的恶棍宋刚、鲁智恩抢去。李逵听说后,不加分辨回山寨怒斥宋江、鲁智深二人。李逵还立下军令状,同宋、鲁一起下山找王林对质。后真相大白,李逵知错,负荆请罪,宋江即命李逵除二恶棍,将功折罪。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李逵的英雄形象。他鲁莽、轻信,却又直率而勇于认错。这一切都出自对梁山义军的忠诚,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剧情发展虽然建立在误会的基础上,却符合李逵性格鲁莽刚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