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水陆交通有很大发展。1950年修复晋永公路。1951年建成第一座横跨西溪的南
南安
南安(11张)
安大桥。1953年组建溪美搬运站。1956年全县组织21个内河、外海航运合作社。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县掀起公路建设热潮,至1966年共修建公路28条、236.7公里。“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县修建公路33条、193.7公里。1978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交通运输更快发展,至1988年,全县有公路236条、1397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68.73公里。其中国道1条28公里,省道3条104.31公里,县道10条147.09公里,乡村道222条1117.6公里;有公路桥375座,总长9323.53米;有农村机耕路1320条,总长1716公里;全县22个乡镇和99%的行政村可通汽车;有大型客、货车1157辆,小型客、货车579辆,农用机板车741辆,二、三轮摩托车6617辆,拖拉机方向式484辆、手扶式13201辆;货运量120万吨,周转量7205万吨公里;客运量597万人次,周转量31100万人公里;水头港码头实现机械化装卸,石井港千吨级码头泊位投产,年吞吐能力达12~15万吨;有内、外海木帆船560艘、14780船吨位,机动船46艘、12970船吨位;货运量62万吨,周转量6252万吨海里。全县形成较完整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