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阳春秋 佛门圣地——扶风县历史文化乡土读本》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家乡在陕西省扶风县,这里的法门寺乃千载佛门圣地,万世人文经典;这里的黄土地乃英才辈出之所、留连忘返之乡。”此并非自吹自擂的溢美之词,而是有根据的。请网友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再看看事实吧。
1.历代书论
(1)扶风城隍庙堂残碑、《夫子庙堂碑》
此碑原在陕西扶风县城隍庙。其碑文为书圣颜真卿真迹。运笔力足锋中,如锥画沙,空间的分割极其均衡,结体方正严密,始终一贯,无一懈笔。且健之以骨而不剩骨,腴之以肉而不剩肉,既吐露风神,又姿媚映人,是年少鲜华时之书。当然也呈现出嫩稚、窘拘的另一面。
(2)杨珣石碑与唐玄宗的书法
杨珣石碑矗立于法门镇石碑村西南古道旁,在法门寺东北不足三公里处,关中旅游环线就从石碑的南侧一公里处通过。杨珣碑碑身为一整块高3.18米,宽2.19米的大理石雕凿而成,为同时期石碑中绝无仅有。螭首,方座;圭额为大唐太子李亨篆书“弘农先贤积庆之碑”八个大字。碑文为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御书,26行,每行57字;玄宗皇帝书写此碑时已68岁,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碑文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书写,记载了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玄宗皇帝的书法浑厚苍劲,气势夺人,为历代书法家所钟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