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龙湖,原名茶盘水库,因湖面和周围群山形状如龙,故得此名。它坐落在川北营山县城南郊7公里处的茶盘乡张鹏寨下,水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纵观湖面,如蛟龙奔腾,龙首北望,龙身横卧,东西南三方摆尾,逶迤飘洒。平视,波光潋滟,碧水澄澈,苍山倒影,漾起一片霞天神韵;举目四顾,莽莽苍苍,翠绿闭山,层林尽染,春天出一曲苍茫豪迈。这静动兼备,水天一色的景致,构成了“千里茶盘湖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的醉人画面。 望龙湖,面积约四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水库三面环山,山势雄奇、群峰竟秀,最高峰海拔581米。湖水清澈、碧蓝如翠、深邃幽静,最深处达30米。因湖面和周围群山形状如龙,故取名“望龙湖”。它坐落在距营山县城七公里的茶盘乡张鹏寨下。2000年4月,省林业厅批准望龙湖为森林公园。 湖周三面环山,群峰竞秀。从龙王山到断头寺再到尖山子,延绵山脉犹如巨龙盘距,雄峙一方;从张鹏寨在插旗山再到坐石股,宛若长龙卧岭,仰天长啸;环湖伸出无数小丘,形成参差错落40多个半岛,绮丽奇特,如小龙,若狮、像鼓,似笋,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与山石相伴的则是漫山遍野的茂林繁花飞禽走兽、墨绿柏树,深靛的松林,滴翠的银杏,绿意满山。森林方圆十里,野兽出没,野趣横生。 自然风景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更是源远流长。据传三国时蜀国大将张飞当年行军 打仗途经望龙湖,攀越雷公岩时,由于山岩陡陗,如削似劈,张飞只抓住石头登山,凡手到之处,五指深陷,其指痕至今清晰可见,故取名“把手石”。当张飞攀岩上山后,已累得满头大汗便一屁股坐在一块巨石上,起来时石头上留下了一个大抗,股印中已可容20人左右,人们便称之为“坐石股”。张飞离开“坐石股”,来到山顶,插上帅字旗,指挥千军万马勇猛作战,打得敌军狼狈逃窜。张飞大获全胜,立即挥师北上,当他“呼”地一下取走帅字旗时,山顶上便留下了一个两米多深的石洞,也留下了“插旗山”的趣谈。张鹏寨为湖周峰之首,它的得名出是一个鲜活的故事。从前“八大王”张献忠剿四川时,欲将望龙湖人斩尽杀绝。当地一名叫张鹏的勇士忠毅英武,立即率百姓逃上山去,取石砌寨,据险把守,使百姓幸免于难。后人为纪念张鹏的忠勇,便将此山命名为“张鹏寨”。泛舟湖上,平视湖面,苍山倒影尽收眼底,湖光山色斑驳陆离,山水交融,水天一色,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幽,构成了“千里茶盘湖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的醉人画面。特别是湖周那一个个绿色的小岛,形势各异,仿佛给望龙湖拴上了一条涌波的玉带;极目远眺,一座座青山秀峰蜿蜒起伏,苍松翠柏,迎风摇曳,好像为望龙湖筑起了一座滴翠的长堤;注目凝视,望龙湖随着湖面的宽窄和水深的变化,由青变翠,由翠变幽。人们赞美青城山“天下幽”,而望龙湖与之相比,则幽得更含蓄,幽得更深邃,幽得有层次,更有诗意。 离船登山,俯视湖面,别有一番景致在眼前:早上赏湖,湖水幽静,白雾升腾,令人产生蓬勃之感;中午赏湖,湖水幽静深,波光粼粼,令人产生豪迈之感;傍晚赏湖,暮蔼轻锁,令人产生苍茫之感。特别是日出之时赏湖,朝霞与薄雾相融,鸡呜与鸟唱交织,鲤鱼、水獭在湖中遨游,仙鹤、白露在湖上欢飞,织出了一幅动静和谐、幽趣横生的立体画卷,使人如临仙湖,似醉仙境,乐不思归。 乘船游玩,你可举起思绪之网,打捞起一个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龙王山与张鹏寨两座山脉,卧藏着两条蛟龙,雄雌相望,企盼聚首。有一天,突然狂风暴雨,张鹏寨之龙便乘风奔飞,其尾扫断当地一桥,风雨猝停,终未相聚,只好盘踞此地。因此,便形成了今天这个碧绿幽深的望龙湖。若干年来,当地的老百姓曾多次修复此桥,都被洪水冲断。鲁班闻之,为给黎民造福,欲从望龙湖后山运石重修此桥,终因山高路险,未能如愿。直到今天,在湖水下仍残卧着这座断桥,叫接龙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