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钟乳石丰富多彩;这里有浩瀚无垠的云海;这里有威仪可畏的门卫;这里有怀抱婴儿的苗妇;这里有形象逼真的狮子;这里有白练倒悬的瀑布图!在这一幅幅自然画卷长廊中,争奇斗胜,目不暇接,中心有个宏伟的园形宫殿,像是一场世界级的皇家博览会。只是这个博览会来自人类文明之前,来自遥远的200万年前.......
这疑是来自天赐的神奇和自然之美,竟然就是浓缩在一个一个长不过五百米的山洞之中,但是即使这样还是限制不了这美似花香四处而散,随风千万里之外。早在1961年著名考古专家王善才教授——神农架古犀牛洞考古队领队。就慕名而来对该洞进行过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种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实物1000多件,在出土的动物化石和骨胳残骸中,初步认定的有犀牛、大熊猫、野牛、斑鹿、水鹿、剑齿象、猕猴、豹、狼、獐、麂、豪猪、竹鼠、羊、熊等。洞中发现的8具以上的犀牛骨、6具以上的剑齿象骨.其中有年长的,年幼的,大个体,小个体,十分丰富;出土的旧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和雕刻器等20余件。旧石器大多以黑色燧石为原料,也有少量以英砂岩为原料的,多为击打加工而成,该洞的发现对鄂西北古人类活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且不说那我们不懂所谓意义,但是如此一个历史留存,完美遗迹附加了这个洞更多一份的神秘色彩;游人纷至沓来,就为了看看那洞中的韵美天成,就为了被百万年前的古风吹走自己这一身的喧嚣和嘈杂。回到犀牛洞本身,全长约五百米,是一神奇古老的溶洞。洞壁岩溶如琼枝、银花。入洞不远有左右两个洞口,名“小十字”。右洞叫“银河”,可通洞外东坡山上。左洞内有一石台,高十余米,宽约五米。台上一石龛,石浆凝结如帐幔,上有“璎珞”。石龛中岩溶形如一观音,名“观音殿”;两旁岩浆凝结如竹,名“紫竹林”;对面有“罗汉堂”。有一巨大石柱,为洞中奇景,它处罕见。石柱上接洞顶,下连洞底,大逾三人围,高三十多米,仰望几乎帽落;中间状如竹节,仿佛镂空象牙雕刻,剔透玲珑,极其壮丽,称“擎天玉柱”。经科学家考察,这根石柱的形成至少在一百万年以上。
前面地形倾斜,岩浆下滴,终年不断,湿漉路滑,名“滑油山”。“山”后洞内宽广,有一十字洞道,称“大十字”,此地可容千人。右上方岩浆凝结成扇片状,用木棒或石块敲击,宫商清 晰,八音齐备,余音缭绕;善击的人扣击,尤为优美悦耳,名“音乐台”。台下一宽阔地,石笋林立,如人如物,如禽如兽,如花如树。蝙蝠飞于上,游客穿其中,如进入舞场,称“舞蹈场”。附近一棵“擎天住”,比前柱稍小,四周石帐石幔,石狮石象,琳琅满目。有一水潭,深约二十七米,宽二十多米。潭水通东坡山麓的“黑洞”穿城河。潭中有鱼,水含矿物质,可饮用。
自打洞中安装上灯光之后,灯光照耀下,岩溶景观更见离奇。古今游人写有许多诗词赞美犀牛洞,魏纶《火牛洞题壁》:“古洞何因号火牛,早传奇绝不胜收。千寻龙柱撑云盖,四壁珠帘下玉钩。大吕黄钟宏雅奏。罗裙缓带认仙俦。星光莹澈琉璃境,疑是人间五凤楼。
左右介绍,前后论述,上下表达,怎么也是说不尽我看见的点点滴滴,唯有洞中一窥天机,方知美之为美——seeing is believing!或者说To see is to believe!这时候我只想到这样一句话~~相信一眼万年,我只觉爱长久不变。洞中无日月,世上百万年。年年盼君至,已然作佣不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