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信仰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天”作为至高无上的神,是在人间有了至高无上的奴隶主君主以后才出现的。《尚书.召诰》中有“有夏服(受)天命”的记载。商周时期,形成较系统的以“天”为核心的天命论,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支柱。国人的敬天思想是非常突出的,认为天乃宇宙的主宰者,对万物具有强大的统治力。正是基于这种观念,皇帝被称为“天子”。天子也必须顺应天意,如果违反了,就丧失天命,就会有一位真命天子来取代他。统治者代“天”统治人间,每年都要举行极隆重的祭天典礼,并下令各州、县也要祭天。

后来道教将这种敬天思想转化过来,将“天”人格化,尊天为“昊天上帝”、“玄穹高上帝”或“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俗称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祇体系内,玉皇大帝的地位居于三清尊神之下,是三清所化身的天界第一位尊神,居玉清宫,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总枢百神,下辖七十二地,四大部洲,掌管天上诸神、仙、佛,以及人间亿万生灵,玉皇大帝在天庭地位至为尊贵,统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众神,所以民间习俗在祭拜天公生时,也是非常慎重。

泉港民间称“天”为“天公”、“天帝”、“天帝公”等,相信人间的一切祸福终由天定。人们在发迹通泰时,欢天喜地感谢它;遇到危难或不幸时,也总是要呼天唤地祈求它。无论什么祭奠,都少不了要先拜天帝,再拜其它神灵。百姓普遍认为,“天”最能主持公道,明察秋毫,所以碰到双方争执不休、难以判明的事情,往往要对“天”赌咒发誓,来表明自己清白或有理。人们认为天公至高无上,最具权威,无“相”足以显示,因此一般人家不敢随意雕塑、供奉他的神像,而以“天公炉”及“天公座”来象征。一般庙宇都有一座天公炉安置于庙前,朝拜时要向外朝天膜拜,这是烧香的起码礼仪。泉港九峰山上的九云殿、莲石山上的天地殿、沙格村的瑞云殿等,主奉的便是玉皇大帝。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正月是一年之始,四季之首,为木气之始。“九”为数字之极尊,代表着极大、极多、极高,所以一年中第一个初九日就被道教定为玉帝的诞辰。是日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道场,诵经礼忏,远近善信纷纷前来烧香膜拜。

民间正月初九祭拜天公时最传统的大礼是:打开大门,穿戴整齐,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有的也行八拜之礼,并口中念念有词:

一拜天堂金玉满堂,二拜富贵子孙旺众,

三拜荣华子孙繁华,四拜子孙四方八达,

五拜子孙五世同堂,六拜子孙尊祖敬宗,

七拜子孙寿星添旺,八拜子孙内外旺众。

现代一般信众则往往只有上香祝祷而已。祭拜后,即烧金纸。敬天公的大红烛是新的,香炉是专用的,烧的纸钱也是特制的“天公金”。“天公金”较一般纸钱大,正方形,刷金箔,可见民众敬奉天公之虔诚。境内正月初九天公生的民俗在第一章之《春季节俗》已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除了正月初九这个节日,据说腊月廿五为玉皇大帝巡察人间的日子,道观也要举办道场迎驾。民间叩谢天恩也不限于以上节日,旧时,人们丰年谢天赐福,灾年祈天消灾,全村、全铺要请道士举办“天香清醮”道场,俗称“做天香”或“谢天”。现在人们在结婚、生子、寿庆、起厝等喜庆之日,以及祈求如愿、厄难解脱之后,也要举行拜天、谢天仪式。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