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吴真君,即吴夲。吴夲字华基,号云东,祖居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同安)之白礁乡。父名吴通,母黄氏。吴夲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年)三月十五日。据传吴夲出生时,其母曾在恍惚中见神人护童子到房门说:“此乃紫微星。”吴夲幼年时颖悟绝伦,夙具道性。稍长,博通天文地理、礼乐诸书,尤其擅长医术。十七岁始遍游名山,遇异人泛槎,邀请登舟,上昆仑,进见西王母,授以济世神方及驱邪术。回家后,悟道精修,不茹荤,不纳室,由贡举官至御史。
吴夲独契玄机妙道,深明三五飞步之法,以刀圭符法,救济世人。宋仁宗明道年间(一○三二~一○三三年),漳泉旱荒,民艰于食,吴夲散财运粮济急。越年,漳泉一带又起瘴疟,魔怪为害。吴夲奔走四方,以高超医术活人无数,备受泉郡百姓敬重。吴夲之主要神迹是除瘴医病。清同治《福建通志》称吴夲“业医活人,按病与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景佑三年(一○三六年)五月初二,吴夲羽化于漳州白礁,乘鹤升天。宋高宗绍兴年间颁诏立庙于白礁和青礁。宋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年),赐号大道真人。明太祖时,敕封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明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加封为慈济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闽书》记载,明永乐中(一四○三~一四二四年)文皇后患乳疾,梦道人献方,牵红丝线缠乳上,灸之,乳疾顿消。遣使访之,始知乃吴夲试药,即敕封吴夲“保生大帝”之名号以及龙袍一袭。
民间相传保生大帝即召神兵,祛厉鬼,符咒兼施,民赖痊安。泉州一带、台湾省北部以及东南亚泉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多建有奉祀保生大帝的庙观或殿堂。每年的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神诞之日,信众都要奉祀大道公,以祈求身体健康,无病消灾。
泉港境内信奉保生大帝以涂岭为最,宋绍兴年间涂岭街就建有龙济宫,并塑保生大帝金身敬祀。此后,保生大帝成为古十一都(今涂岭一带)樟柿铺保境安民神祇,声名远播,其香火之鼎盛,为古驿道上其它宫庙之神灵无法比拟。保生大帝行医济世的精神和著名的“大道正药签”,素为当地百姓所信仰,涂岭街龙济宫虽几经毁坏,亦有信众出资重修,迄今宫内尚保存几十件珍贵文物。涂岭镇梧坑村的石山宫内亦奉祀保生大帝,石山宫为清乾隆年间建筑,内供有钟云祥、吴夲、吕大人(姓名不详)三尊神像,三位神灵皆由人及神,生前为民造福,死后为百代敬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