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街石坊褒孝节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南埔湾畔的柳街中,曾矗立着一座奇特宏伟的石构建筑“圣旨牌”——柳街石坊。
石坊建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通体采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垒砌而成,主人系柳厝村肖、郭两氏。石坊约高八米,长五米,由四柱、三门、三层楼阁组成,建筑精细,雕饰艺术高超。石柱琢磨得平滑如镜,梁枋、匾额、斗拱等雕刻精美。第一层中间铭刻坊主人的生平事迹,周围镶龙、凤、麒麟等图案,栩栩如生,神态逼真。第二层为匾额,镌刻褒义词以宣扬坊主美德。第三层正中嵌着“圣旨”字样的牌座。
讲起柳街石坊,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清光绪年间,柳厝柳芝兰有兄弟八人,柳芝兰早逝,其妻肖氏孀居抚孤,子柳财贵娶妻郭氏,生孙。财贵因生意不顺不幸客死福州,郭氏亦守身尽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郭氏又殁。惟肖氏零丁一人,含辛茹苦抚育裔孙。
宣统元年(1909年),肖氏小叔柳春花与邻村林某发生矛盾,被强行掳去,欲勒诈赎金。柳族势弱,推荐秀才柳祖梅赴京伸冤,求于当时莆田人、监察御史江春霖(1855—1918年)。
据说那天柳祖梅到江府参拜,江御史正于堂中品茗,得知有乡亲来访,起座迎接。碰巧离座那瞬间屋梁突然掉落,正砸在座椅上。江御史吓出浑身冷汗,半晌才从惊骇中回过神来,连称怪异,道:“今日若非先生造访,我命休矣!”“此乃凑巧,实为大人洪福。小生来京另有要事扰求大人。”祖梅便将来意禀告。江御史深表同情,决意严查不赦;同时也被肖、郭两氏孝节两全之举所感动。古人迷信,以为天地有变必有冤狱应当鼎力相助。江御史说:“肖、郭两氏乃尔族之美德,亦吾郡之楷模也!当立坊旌表。”祖梅忙俯首称谢。翌日,江御史禀奏朝廷,柳春花之事状转刑部,并获旨旌表肖郭两氏,允立坊褒扬,名垂后世。
柳祖梅返乡,春花获释,族人即遵照圣旨捐造石坊以宣扬肖郭两氏之孝节美德。据说石坊建成后,凡骑马经此者,皆应下马而过。更离奇的是,凡鸟屎落于坊上,天必下雨。民国时,山腰人庄医生(名字不详,基督教徒)在石坊边开西医诊所,为试灵验,故意将乌鸦绑在坊上,乌鸦烦燥不安,整天不敢拉屎,最后撞死于坊上。
物换星移,人世沧桑。石坊于“文革”间惨遭毁废。现存有石狮八只,麒麟、花草图案浮雕若干方,边柱两根,中柱半截,柱联残存“千秋”“万代”四字,断匾一块,一面有“双旌囗囗”字样。落款为“户部郎中都察院御史叶题雁,礼部郎中林栋。”另一面为“孝节囗囗”“宣统辛亥年三月吉旦立”字样,其余构件流失殆尽。现今柳街石坊只能从废颓中依稀可辨,但它是柳街人的荣耀,也是泉港罕见的牌坊遗存。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