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良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家乡区县: 渭南市澄城县

 为了使良周村旅游文化产业尽快步入正轨,5月16日至5月20日,我们县文体广电局应良周村在外人士张建伟的邀请,组织专门人员与良周村委会班子成员一行7人,先后到银川市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西夏王陵、明长城、水洞沟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其间激动溢于言表,感受自然甚多,特具考察调研报告如下:
一、对宁夏镇北堡旅游文化产业的总体感受
被誉为“中国一绝,宁夏之宝”的镇北堡西部影城距银川市35公里,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让电影艺术家们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尽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艺术家们称赞为“神秘的宝地”。该城堡是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华夏西部影视城所在地,2011年1月14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是“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旅游景区”,并被宁夏回汉乡亲誉为“宁夏之宝”,是中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典范之一。
镇北堡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凸显以下特点:
1、有一股敢想敢干、勇于拼搏的创业精神。镇北堡人“敢想敢干,能想能干”的拼搏创业精神,支撑了西部影城的建设速度。思考镇北堡一方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家的政策支持是重要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当地各级政府领导、工作人员的忘我拼搏精神和乐观自信精神。这些精神很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2、有一套着眼长远、独具特色的科学规划。镇北堡旅游文化产业的打造,坚决摒弃了短视行为、盲目开发,而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在规划先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市场研发、咨询服务等智力平台,还有各级领导、专家在内的行业人士的普遍共识和支持。
3、有一条扬长避短、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就地取材、挖掘实力,最终形成自身反应大西北风土文化、独具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是镇北堡旅游文化品牌得到提升的主要途径。
二、对我们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几多启发
1、良周村的地域优势和历史资源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之源?
地域优势:良周村隶属澄城县王庄镇,位于澄城县北部,黄龙山南麓,距县城20公里。北部为连绵起伏的黄龙山系,西北有高耸的壶梯山,东北有宏伟险峻的杜公山,属黄龙山脉与洛水之间的山前冲积扁形典型的黄土台塬。地势开阔而较为平坦。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资源:丰富的古遗址主要有:秦汉宫遗址,良周老城(明末清初建立,良周战役遗址) ,革命烈士陵园等。良周村曾是古时重要的军事要地,是秦汉时主要的练兵场。
2、良周村悠久的历史沉淀,丰富的民间收藏,鲜明的民俗文化,完好的遗址保护优势如何才能转化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良周战国(秦)一汉代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的发现,揭示了良周村悠久的历史。而遗址内涵丰富,保存完整,有待进一步挖掘。民间收藏着大量瓦当,筒瓦,板瓦、柱础石、空心砖等高等级秦汉宫殿建筑材料。良周麦子泡、红拳鼓、木偶戏、剪纸等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文明远近。
3、良周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体现和宣传澄城乃至渭北风貌,并抛砖引玉带动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纵观周围县市,旅游基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此方面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澄城一直存在短板、未能突围,这就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者先吃螃蟹,良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首当其冲、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三、对发展良周旅游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保护良周秦一汉代大型宫殿遗址、挖掘秦汉历史文化、传承风土民俗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借鉴宁夏镇北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成功做法,立足渭北澄城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好良周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发展良周旅游文化产业无疑是秦汉宫遗址保护的必由之路。
1、要明晰思路,把良周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全县旅游业突围的重点优先发展。
我县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以良周村旅游文化产业为示范,将良周旅游文化发展作为全县旅游业突围的重点和龙头,明晰发展思路,给予政策支持,按照“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发展”的思路,充分整合良周村旅游资源优势、历史沉淀、区位优势、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大力发展以良周村为核心的旅游文化产业,从而带动周围村组和产业的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2、要着眼长远,对良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整体规划。
旅游要发展,规划是前提。要进一步组织人员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全面整理良周历史文化资料,深入挖掘良周文物旅游资源,广泛征集社会各方意见,立足渭北澄城特色,聘请专家、技术人员科学编制良周秦—汉遗址规划大纲,完成《良周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良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确保良周旅游文化产业稳步推进、有序发展。
3、要凸显个性,把良周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名地。
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旅游业是以形象、特色为品牌的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中挖掘个性、渲染特色。良周是历史文化名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大批可供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因此,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当前,重点要从民间征集文物成立展厅,在展厅制作沙盘宫殿模型图;恢复古城原貌和张绍安、张鼎安古居,修建村东烈士陵园展室;整理传承洪拳鼓、木偶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造几户五六十年代农庄并摆当时农耕用品、利用废弃学校改建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重现渭北古徵民俗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4、要打造精品,把良周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澄城的形象品牌。
继承和创新旅游业的永恒主题。我们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要主动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注入现代休闲、娱乐、环保元素,依托秦汉遗址周边秀丽的山水自然风光,修复水库、修建养鱼池、建设水中休闲亭、垂钓台,绿化水库周边环境;以良周村为核心带动周边村组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开发一定规模的水果采摘园,加工包装绿色环保农产品;做好独具澄城特色的农家乐麦子泡等农家风味饮食,恢复当地酒坊醋坊熟皮擀毡编席等传统工艺,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真正使澄城乡村的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民俗风貌通过良周旅游文化产业高度整合、融为一体,真正形成知名度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渭北旅游精品和县域精华旅游连线。
5、要稳步推进,大力加强良周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进行秦汉遗址保护区划调整,埋设保护标志;进行各项保护及展示工程的设计工作、管理及服务设施的设计工作;完成建设控制地带的建筑拆迁、立面改造及植被恢复工作;完善周边环境及空间景观的改造建设;落实相关考古工作;加宽、绿化烈士陵园道路;铺设文管所门前文化休闲广场,实施绿化美化,提高园林绿化覆盖率,创设优雅的工作环境。同时,要切实加强良周文管所内部建设,充实管理人员,引进专业人士,落实安全设施,全力为文物管理与旅游开发服好务。

许 涐㈠世柔情(2014-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