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即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南充市,是一所师范教育成果卓著、非师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历经私立川北农工学院、私立川北大学、公立川北大学、川北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南充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等阶段,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500余亩,建筑面积100万余平方米,建有综合性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类现代化服务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325万册,建有电子教育科研网、文献检索中心。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13亿余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学校现有23个二级学院,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万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开设有本科专业66个(运动训练为教育部批准的单招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是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管理硕士、高师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有6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历史沿革
1946年5月,在四川省三台县建立私立川北农工学院。设农艺、农
光辉历程经、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数理、农田水利七个系。1949年12月,地址由三台县迁至南充市,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设文商学院、理工学院和农工学院,增设中文、哲史二个系。1950年7月,更名为公立川北大学。1950年9月,更名为川北大学。增设水利、土木、化工、电机、采矿五个一年制专修科。1952年10月,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化学、数学
2011年,65周年校庆、物理五个系及相应的专业。1956年8月,原学院本科专业迁往成都,专科留在南充,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增设生物系及相应的专业。1958年11月,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增设外语、地理、物理、政治四系共计九系及相应的专业。1989年1月9日,校名恢复为四川师范学院。2003年4月16日,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2办学力量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是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管理硕士、高师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有6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重点学科9个。院系设置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2121人,专任教师1650人,其中教授182人,副教授4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1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5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成员1人,全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姓名 研究所属学科门类 批准时间 姓名 研究所属学科门类 批准时间
教学成果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建设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四川省特色本科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4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6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5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1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四川省省级教师教育发展示范中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学校教师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7项,其中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人才培养学校大力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2010年-2013年,学校学生在参加“
校园活动挑战杯”等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各种奖励450余项。六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万余人。3学术科研编辑
科研成果
2009-2013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
校友分会研项目23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1583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83篇,CSSCI、CSCD收录1505篇;出版学术专著212部;获国家、省政府科研奖79项。200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此项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2009年四川省第13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2011年获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2010-2012年有2项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中标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建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
校友分会(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部省共建基础实验室4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机构2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全国地方师范大学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与全国60余所师范院校建立了校际
学术会议协作关系。先后与华美教育交流协会、北美中国教育交流协会、美国伊萨卡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戈申学院、美国布鲁富顿大学、泰国邦如诺大学以及法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玻利维亚、巴西、巴基斯坦、阿根廷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互派专家讲学、教师进修和互派留学生的交流活动。2008年,学校10名优秀灾区学生获得CSC-SUNY(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an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四川地震灾区专项奖学金,赴美留学一年。2009年以来,学校连续派出学生赴泰国参加AFS汉语助教项目。2010年以来,先后与纽约州立大学7所分校、韩国水原大学、巴基斯坦真纳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4文化传统
校歌
云飞扬作词:龙显昭、佘正松;作曲:王佑贵巴山高,嘉陵长,钟灵毓秀出栋梁。众学子,来四方,进德修业当自强。滋雨露,沐朝阳,满圆桃李播春光。天辽阔,鹰高翔,西华师大云飞扬!时代重任永不忘,传承文明振家邦,时代重任永不忘,传承文明振家邦,振家邦!社团组织学校有全国、省级、学校优秀学生社团77个,已连续举办24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省级文艺比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0余项。
我的网络能力营销秀:http://abc.wm23.com/once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ee94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889307391/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梧桐子家乡网站:http://www.wutongzi.com/kan/sichuan/shunqing.html
家乡门户网站:http://www.shunqing.gov.c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