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最爱的海派西餐——红房子西餐厅

家乡区县: 上海杨浦区

      食家綜评:说到“父母那辈”的西餐厅,“红房子”绝对称得上“代表”。如今虽然声势渐微,但腔调依然端得“足足的”,多次被媒体评为“上海经典的怀旧餐厅之一”。菜单变化“不大”,罗宋汤、法式蜗牛、意大利冰糕不可不不试。室内“新装修过”,“老有情调的”。服务员都是“上海老阿姨”,态度还算“不错”。
      食家推荐:罗宋汤 黑椒牛排 法式蜗牛 牛尾汤 意大利冰糕 奶油蘑菇汤 炸猪排 鹅肝 牛排 色拉
简介:上海红房子是上海最著名的西餐馆,已有50多年历史。该店原名“喜乐意”(Chzlouise),由意大利人Louise Rovere(路易·罗迈)开设于1945年。因门面及外墙都涂上红漆,时间久了,人们就称她为“红房子”。
      1956年按照顾客的习惯改名为何红房子西菜馆习。许多国家元首和著名人士到上海访问时,都曾慕名来品尝法式名菜。红房子西菜馆环境优雅、舒适,置身其间品尝法式大菜,别有一番异国情调。
      该店的法式西菜具有“选料考究、操作精细、讲究沙司、注重蔬菜、品种繁多”等显著特点,目前经营的菜肴有二百多种,既有脍炙人口的法式传统菜,更有独树一帜的“红房子”创新。红房子西菜馆烹制法式特色菜有:奶油烙名虾、海鲜杯、烙蛤蜊、洋葱汤、牛尾汤、红酒鸡、奶酪小牛肉等。

张爱玲最爱的红房子西餐厅
      上海人印象中最早对于西餐的印象,可能就是牛排和一份浓汤了,这样的搭配也被不少老上海奉为西餐的经典,所以在上海同样有不少老字号的西餐社,虽然能尝到的口味是越来越多,各国的美食也让人挑花了眼,不过正是因为这份传统和怀旧,这样的经典生意也都挺红火。
      在上海,不少人学会吃西餐是从红房子开始的。坐地铁一号线到陕西南路站下车,从茂名路出口处出口,在国泰电影院的斜对面就是红房子西菜馆。
      红墙,钢窗,白线条勾勒,一幢典型的三层楼法式公寓房,与百年法国梧桐相映。这是一家老字号的法式西菜馆,进了大堂、包房,那传统西餐桌,经典的西洋油画,让人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了老上海的年代。
      听说当年张爱玲就爱吃红房子的西餐,有一份张爱玲最爱点吃的菜单:洋葱汤、烙鳜鱼、烙蜗牛、芥末牛排。这几种红房子的看家菜,沪上很多名人都十分偏爱,赵丹、黄宗英、白杨、王丹凤、俞振飞等,都爱点这几款。
      洋葱汤不到20分钟就上桌了,褐色的汤底上浮着一片金色的面包吐司,葱香扑鼻,另配一个面包和一块白脱油,一共25元。看似简单的洋葱汤,一般家庭很难做出——它用上乘牛腿肉吊清汤,洋葱选料要好,切丝后大火小火炒4小时,变白色为褐色,不糊不烂,再拌入牛肉汤。上桌前盛入汤盅,放上面包吐司,撒上奶酪,再放入烤箱,烤到呈金黄色时,拿出上桌。
      法式西菜不只是火功独特,而且讲究烹饪用酒。比如烹调鱼类食品就用上等白葡萄酒,去腥味增香气,烙鳜鱼的无腥溢香就源于此;烹调肉类食品要用红葡萄酒,增色增香,难怪芥末牛排特别吊人胃口。
      红房子拥有一批西菜名厨,他们结合我国的传统食谱而创制保持正宗西菜风味的法式菜肴。如特色名菜烙蛤蜊,是将蛤蜊倒洗净滤干加料拌和后,仍放入壳内,再上炉烧焙,并加油、酒、大蒜泥、芹菜末,色泽鲜美诱人,被外国食客誉为中国的烙蜗牛。法式洋葱汤,清香扑鼻,入口却没有洋葱味。名菜芥茉牛排,由服务员当面配料烙烧,煮好装盘,配上油炸土豆条和时鲜蔬菜,奶芥香味弥漫,肉质极鲜嫩味美,是最能引发食欲的一款菜肴。
      "红房子"在上海不仅西菜风味有特点,其幽雅温馨的环境布置也是一处宜人的所在,多少年来一直是上海人心里的一个制高点。记得刚刚开始流行过圣诞节的时候,在红房子预订大餐的是人山人海。因为红房子店面狭窄,吃圣诞大餐受到场地的很大限制,一个平安夜里要满足蜂拥而来的顾客们,必须划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吃完一批,清场一批,再吃第二批。最热闹的时候,由于管理经验不够丰富,还曾出现过顾客因闷热而晕倒的场面。上海人的海派风情可见一斑了。
      和别的餐厅年轻、漂亮的服务员不同,红房子的waitress都是些稍长一些的阿姨级的,和这样的老馆子的风韵很是般配。这些waitress提供的服务相当的体贴、温和,但如果你点菜时,莽撞地说要一份汉堡牛排,这些waitress会立刻淡淡一笑,回答你:哦唷,阿拉红房子是法式菜,从来不做这种东西的啊。言语中透着骄傲。

EvangelionZ(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