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滘简岸一带的老人,大多记得有个咸宁社。不过,他们都有点遗憾地说:最可惜上世纪五十年代给拆掉了。但是,若再问咸宁社的来源,他们大多摇头不知,更不晓得“咸宁”曾是个比顺德历史还要古老500多年的县城。
一般人讲述顺德,都说它只有五百五十年历史,那只是指建制后的历史。其实,在顺德境内人类活动的痕迹可追溯到遥远的殷商时代。乐从平步如今还残存着那个年代人类休养生息的遗址,而北滘虽河汊纵横,但秦代起就已有居民生活。另外,据考古资料显示,北滘、勒流、大良都有汉墓,陪葬品除平时生活用品外,更有陶鸡、狗、羊、牛等,特别是土熏炉、铜镜、粮仓模型的出现,说明当时人们的生活平静且有点富足,特别是陈村西淋发现的“胡人顶灯陶俑”,反映了当时对外贸易和贩卖奴仆已盛行。因而,在汉初,朝廷设置番禺县时,就将当时的县城“番禺”建在今天简岸一带,也就是《汉书》所说的:筑番禺城于郡(广州)南五十里。统治者看中的,就是这一带颇为富庶的经济实力。所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此处发现大量唐代碎瓦,也从另一侧面证明当时这里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繁华的居民密集居件地。
时光流到五代十国时期,本是唐军青海节度使的刘岩占据广东、广西,他于911年称帝,初号越国,后改名为汉,史称“南汉”,建都广州,现广州儿童公园一带就是当时南汉宫殿。刘岩后改广州为为“兴王府”,并仿照唐代长安首都模式建制,将南海一部分划分为常康和咸宁,让两县拱卫都成,犄角左右,富庶的咸宁,即今天的简岸又一次成为当权者的首选之地。
明代大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南汉时析南海县为常康、咸宁,今顺德简岸侧南汉时咸宁县也。清代大学者简朝亮一直生活在这个地方。他在《顺德简岸简氏家谱》中也将咸宁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南汉时,析南海县为常康、咸宁二县,今南海地者在简岸,侧南汉时咸宁县地也,故有咸宁社之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还在这里发掘出不少南汉时代碎瓦片,成为咸宁县城的历史实物。
咸宁后称为“简岸”,这与简朝亮先祖有关。简朝亮介绍说,他的二世祖来到这里,当时这个地方叫“鸦头岸”,因他们姓简的人居住于此,故称“简岸”。这就有点像乐从的“葛岸”。它也因当时有位能医百病的名医叫葛仙翁,曾在当时一岛上居住,设炉炼丹,人们便称这地方叫“葛岸”。不过,从文字中我们也可看出当时简岸也是水泽之地。
能力秀:http://www.wm23.cn/samsam 欢迎关注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9026313.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