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帝王陵的营建

家乡区县: 咸阳市杨陵区

帝陵建设一般是由皇亲国戚或朝廷重臣领衔挂帅并由最优秀的建筑师、礼仪专家、艺术家和堪舆师(风水专家)团队负责选址和工程设计的。选址是最优先考虑的项目,并且是重中之重。其过程非常漫长、复杂,选择的重点当然首先是风水,即地理、地质、土壤、水文等方面的因素,但同时也须考虑陵址对国家、对民族的长远影响,以及对政治、军事、交通的多重影响。这样的选址体现的已不仅是个人智慧与能力,而且是民族的大智慧与国家的大智慧,大的帝王陵都已成为包括风水在内的规划、建设典范,具有教科书甚或里程碑般的意义。其中乾唐十八陵中有14座是“依山为陵”,这一数字和比例超过任何其他帝陵组群,这里有其特殊的原因。从整个唐朝其他方面的情况看,唐朝所有的大项目,除了实际的功能需求外,还有着占很大比重的精神需求,如长安城的宏大规模、城中极为宽阔的马路等,都不是单纯的功能需求能解释的。像帝王陵这样的实际功能与精神需求并重的特殊项目,更是有着超乎比例的精神因素。依山而建的帝陵,巍峨的山丘就是墓冢,高耸的山梁就是神道,其俯览大地、傲指苍穹的“高山仰止”的雄强气势,是人工所筑、最多几十米高的土筑陵丘所望尘莫及的。按照唐朝的时代气息和唐人的精神风貌,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帝王们以大山为陵而不是筑小丘为冢,要的就是一种理想境界、一种恢弘气势,这比单纯建一个死后的栖息之所更重要。这些王陵所凝聚的“精”、“气”、“神”不会随风而逝,反而在漫长岁月的延宕中固化为一种历史的永恒。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前,一大批时代杰出人物的墓葬,形成古代历史上最密集最有影响的中华英魂安葬区,更使人感到有一股浩然正气直冲苍穹,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令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寄托无限的景仰和怀念。从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主导帝陵建设的,首先就是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汉唐时代气壮山河的帝陵,就是气壮山河的汉唐文化的产物,没有汉唐文化,就很难有汉唐帝陵。
在古代,修建帝陵,除了为死后的帝王建栖身之所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修建帝王陵来保持原有的政治权威,并且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秦始皇在选择自己的帝号时,除了要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择出“皇帝”二字外,特意又在前边加了一个“始”字,即从他开始,要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直到千世、万世,永远无穷。其陵墓称始皇帝陵,就是这种传之永恒的心态的流露。
总之,帝陵是在一种特定的思想文化与精神追求指导下建成的特殊工程项目,不能用一般的工程项目简单去类比。

左左(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