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对陕西文化的底蕴

家乡区县: 咸阳市杨陵区

1、已经揭示的信息令人震惊,而蕴藏的信息更无可估量。
历代对建设陵墓的态度,实际就是完整的生活观: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都包括在内。不仅要保持原有生活,而且要保持原有政治地位和权威。西汉十一位帝王中的九位,把自己的陵墓选择在咸阳原上,而这九座陵墓中,又有五座设有陵县,因此咸阳原也称为五陵原。陵邑的设置就是要让帝王在入土之后依然有领地可供统治,实际是将在世的统治延长了。五座陵邑的住户都是天下富豪或有地位的人,从全国各地迁到关中,大学者司马迁就是同父亲一道从故乡龙门迁到茂陵县的。这五座陵邑都有相当规模,如茂陵县人口就多达27.5万人。因为五陵邑多官宦富户,所以其子弟往往游手好闲、滋事生非,以后成语“五陵少年”就由此而生,作为纨绔子弟的代称。
2、一座帝陵就是一个艺术宝库,文化内涵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乾陵、昭陵附近大量唐墓都出土有墓葬壁画,由于墓主人身份很高,故作画者多为专业画家甚至著名艺术家,就我们目前所见,唐墓壁画中的优秀作品比之传世的唐代文人画,其水平丝毫不见逊色乃至有所超越,甚至有海内外学者把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一位捧杯仕女评价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乾陵陪葬墓壁画中,有五组被评定为中国最高等级的国宝,是对这种独特绘画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陕西是一个很少产马的地方,尤其不产良马,但由于汉唐时代它是各方面绝对中心的特殊地位,使得中国各地甚至亚洲各地的良马,源源不断地向长安集中,长安成了中国最主要、最著名的良马集中地。与此同时,陕西成为整个中国有关马的艺术品的集中出产地,而最优秀、最著名的作品,一般都与帝陵有关。如秦的大陶马和铜车马,出自秦始皇陵陪葬坑;西汉杨家湾兵马俑出自长陵或阳陵陪葬墓;西汉鎏金铜马和霍去病墓著名的三马都出自茂陵之侧;西汉玉雕马应与昭帝平陵有关;十六国时的大夏石马出自赫连勃勃长子赫连?Y墓前;唐的昭陵六骏被称为“悲壮的英雄史诗”、乾陵天马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有力量感的马雕作品”……,等等。古代中国雕塑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真正得到世界认可的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各种马雕,1989年一匹三彩马在国际市场拍出中国古董的天价,十多年中再无可以望其项背者,就是世界对中国古代马雕水平的一种认可和激赏。
3、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心理。中国是一个极端重视传统的国度,如历代不绝的祭黄陵(包括历代帝王、少数民族首领、国共双方等)、种植与养护柏树等行为,都形成传统。通过这种传统,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始祖认同和血缘认同得到不断强化和延续,民族心理被固化下来,使后代对先祖及其文化保持足够的敬意,这是中华文明得以历数千年而从未中断的原因之一。这种文化认同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致国家有关部门,在并没有可靠考古依据的情况下,也只能以传统舆论为根据,以人心所向为前提,将黄帝陵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古墓葬第一号。这实际就是帝陵巨大的社会影响与历史影响在起作用。
4、今天的现状:陕西重要的帝陵基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秦始皇陵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单独一座帝陵申报世遗成功,这在全国还是唯一的。明清帝陵是集体申遗,与秦陵是不同的。陕西帝陵在世界上有极大影响;依托帝陵建成诸多的博物馆,得以扬名世界,所以,这些博物馆可以看作是帝陵文化的外延,帝陵成为陕西重要的文化招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具有轰动效应的考古发现,帝陵文化的历史影响也在不断异化:秦始皇陵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而对外国人来说是一种特别的艺术文化。它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主要来自兵马俑而不是秦始皇。

左左(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