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味道--德昌园豆腐乳

家乡区县: 乐山市五通桥区

“豆腐乳”五通桥民间雅称“豆腐鱼” 五通桥豆腐乳的规模化生产始于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德昌园酱园就是其中最大的豆腐乳制造作坊。

德昌园豆腐乳也是有一段历史的,1804年,杨江东生于乐山关帝庙,从小机灵、勤奋。十五岁开始来五通桥一家调味品厂做帮工,并安家五通桥老龙坝。1860年春的一天,家里来客,杨先生磨豆花招待客人,剩余的豆花用簸箕沥干、划块后做晚餐吃的红烧豆腐,无意中有一块豆腐掉在厨房的谷草上,几天后长出茂盛的毛霉,其色乳黄,形如刚孵出的小鸭绒毛。他联想曾听人说过京城的腐乳,这会不会就是传闻中的腐乳菌。好奇之下,于是就专门做了一锅豆腐做实验,并找来干净谷草将豆腐划块后放在上面,几天后同样长出很茂盛的毛霉。这时,他想怎么做呢?盐是提味的,肯定少不了,酒是消毒灭菌的也不可少,再加点糖和香料肯定还会好吃一些。因此,他将长出毛霉的豆腐加入盐、糖、香料、白酒等辅料后装填入土罐,封存。三个月后,打开土罐,满屋生香,用口常后鲜美无比,因此在家自做自吃。

久而久之,来家的客人也品尝到其味鲜美而传开。有位杨先生的朋友建议开一个腐乳店专营腐乳,肯定赚钱,听其意见后,杨先生想对啊!我何不做此生意呢?又一想,既然做腐乳生意不如将我帮工所学的酱类、醋、酱腌菜,酱油等一并生产,主意一定,随即辞工筹备。于1862年在五通桥老龙坝正式开业,并根据其名取名为“江东园”,主要经营豆腐乳、酱类、醋、酱腌菜、酱油等调味品。相传,在杨江东开作坊不久的时候,当地官府还将豆腐乳作为贡品献给慈禧太后。据说当时正好慈禧太后病了,没胃口,慈禧品尝了一下,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百倍,胃口大开,大加赞赏,后来将“江东园”的豆腐乳作为皇家御用珍品。

“五通桥豆腐乳”色泽乳黄,块形整齐、质地细腻。素有腐乳中的黄金的说法,含在口中无需咀嚼即可融化,其香味浓郁、香气扑鼻、回味无穷!在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冯玉祥、刘伯承等名人在五通桥时都把“五通桥豆腐乳”作为他们必备的佐餐。1962年,当朱德委员长吃到“五通桥豆腐乳”时赞不绝口,称它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dengtingjie152(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