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历史

家乡区县: 福建省蕉城区

古代

晋太康三年(282年)开始设县,称温麻县.

唐武德六年(623年)改为长溪县;唐开成年间(836~840年),将长溪县的宁川和古田县东北划为感德场。

五代时期,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场置县,取宁川之“宁”、感德之“德”为之命名,而有宁德县,属长乐府。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长溪县升为福宁州,并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福宁府,宁德县属之。

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废府置道,宁德县属东路道(后改称闽海道,道署驻闽侯县)。

民国14年,全省实行省、县两级政权,宁德县直属省辖。

民国22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分为4省2市,宁德县属闽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夭折,宁德县复归省直辖。

民国23年后,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设置行政督察公署,宁德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26年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0年:宁德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起改称福安专区,专署地在福安县),辖福安、福鼎、宁德、霞浦、寿宁、周宁、柘荣七县。

1956年:划进原属闽侯专区的长乐、连江、罗源三县,撤柘荣县。1959年划长乐、连江二县归闽侯专区,增进原属南平专区的松溪、政和二县。1960年将松溪、政和合并为松政县,并于1961年恢复柘荣县。1962年划罗源归福州市,撤销松政县,恢复政和、松溪二县。

1970年专署由福安迁至宁德,改称为宁德地区,同时划松溪、政和二县归建阳地区,增进原属闽侯地区的连江、罗源、古田、屏南四县,再次撤销柘荣县(于1975年再次恢复)。1983年4月划连江、罗源为福州市管辖。

1988年宁德县行政升级为宁德市(县级市),福安县和福鼎县也分别于1989年和1995年撤地建市。

1999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宁德地区和县级宁德市,设立地级宁德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蕉城区。宁德市设立蕉城区,以原县级宁德市的行政区域为蕉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八一五中路。宁德市辖原宁德地区的寿宁县、霞浦县、柘荣县、屏南县、古田县、周宁县和新设立的蕉城区。原宁德地区的福安市和福鼎市由福建省直辖。2000年正式撤地设市。

有说法称“1990年前后原属于宁德的连江县和罗源县被相继割划给福州管辖,由于流传据说此举牵涉权钱交易,故遭部分宁德人的强烈反对而备具争议。”实际为1970年福建省政府将原属闽侯专区的连江、罗源、古田、屏南4县划入福安专区(宁德市前身)。1983年划连江、罗源2县归福州市。古田、屏南保留在宁德地区辖区内。连江、罗源、古田、屏南都通行福州方言。

朱圣强(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