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秦定基
秦定基:今东新庄镇梁子河人。居心长厚,乐善好施。乡里人因贫穷而卖妻,定基赠以薪米,赠田若干亩,夫妇得以保全。
道光十二年 (1832年) 及咸丰四年 (1854年),皆闹饥荒多达数月之久,定基设厂施粥,全活无数。90岁无疾而终。
同治元年 (1862年) 全县闹大疫,他家舍粥数月,又为穷人治病,济人甚众。平时,冬施粥,春贷米,岁以为常,乡里称颂勿衰。子孙多以文学著称,犹有祖风。
孙,澍春以选拔擢科第得中进士。入词林迭膺视学之命,人皆以为是积善余庆。
乡贤秦霁春
秦霁春:字溶波,精明干练,负经济才。弱冠失父胞弟5人俱幼,他辅母持家,政业日隆,延名师课,诸弟均都入学。
五弟澍春,入词馆,另有传。全家数十口人,长兄正经为人,从不做坏事,为全家做出了表率。带头做义举之事,如积谷赈捐,皆踊跃乐输,好一邑之倡。遇饥荒年,流亡载道 ,他家设厂施粥,贫民赖以生活,州牧请布政使赠于匾额,曰:“惠周井里。”其行义可知矣。
翰林秦澍春
在遵化县,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县城西南的西梁子河村有位秦翰林,人称秦五爷。他在清光绪年间是一位显赫的京官,又是一位著名的才子,深受慈禧的赏识。他一生许多轶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秦翰林,名叫秦澍春,号雨亭。从 《清代职官年表》 及秦家墓碑上可知,秦澍春生于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 三月十四日。幼年丧父,赖母亲张氏教诲,刻苦读书,咸丰八年 (1858年) 15岁时,科试为秀才之冠。咸丰十一年 (1861年)1 8岁时,考拔贡庠生选。同治三年 (1864年) 21岁时,中进士,会试保和殿,殿试二甲,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 (1876年) 33岁时,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五年(1879年)36岁时,出任广西学政。光绪八年 (1882年) 39岁时,被授与翰林院侍读学士。光绪十一年 (1885年)42岁时,任甘肃学政(编修)。光绪十四年 (1888年) 45岁时,被授予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绪十七年 (1891年) 48岁时,出任山东学政(右庶子)。光绪十九年 (1893年) 五月初六日,50岁病逝于山东兖州府。
为政清廉
秦澍春一生曾三次出任学政,历任皆是两袖清风。学政,受皇帝钦命,有调查土地、民情的权利,他的奏折可以直接奏给皇上,这是个有权有利的官职,所以,过去曾传有“一任学政、十万雪花银”的说法。但秦澍春为官清正廉明、克己奉公,不循私情,不以权谋私。一次,他在山东任主考时,对考场官的要求非常严格。当时,曲阜衍圣公前来拜会秦澍春,希望关照,多录取孔氏子弟,以显先师孔子的光辉,秦澍春婉言回复:“先师的后人,文藻定为佳作,不过,学生受钦命之恩,以文取士,不敢有私。”因而这次会晤竞不欢而散。历任山东学政者,均有孔府赐给的“汉瓦”,以示荣耀,唯秦澍春不谙事故。不过,虽未得到“汉瓦”之荣,却落个清白学政之誉。
书礼传家
秦澍春为什么被人称为秦五爷呢?因为他的父亲秦士元共有六子,澍春排行第五,后来做了高官,故而被尊称为秦五爷。别看秦澍春官职很高,但他一向重乡情,尊礼仪。他从京城曾四次回梁子河探家,每次都在村边很远处下车(轿)步行,见到乡亲不分长幼,都一一问候,施之以礼。秦澍春以礼敬乡亲,颇受乡亲称赞, 同时教育了后代。
秦家早年住在牛角峪,老宅子门前有几棵大槐树。当时,秦家亲门共有两支,明朝末年,一支迁往本县王各庄,另一支到西梁子河落了户。后来,王各庄那支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于是派人到牛角峪,想把老宅门前的大槐树卖掉。他大哥秦霁春觉得自已不好处理,就给在甘肃任学政的五弟秦澍春捎上一封信,想借助为官的秦澍春处理此事,而秦澍春一向不以官压人,不仗势欺人,主张息事宁人,因此,他没有正面回答,只借一件事例,打个比方,表明了自已的观点。他写道:“甘肃有一个叫聂红利的,他父亲在外做了多年的州县官,置下了大笔家产。族中有个哥哥与聂红利争家产,聂红利一气之下,把族中哥哥打了,他哥哥便告到巡抚那里。当时,由陈六州从中给调解中,让聂红利给他哥哥三千两银子,功名也没革。”秦霁春看了五弟秦澍春的回信,从中悟出了道理,妥善地处理了老宅前放槐树的争端。
秦澍春,一生勤于诗书,生前曾有 《志喜齐诗》 四册。
其二孙秦裕荣在祖父的影响下,攻读书画,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国画家,即北京画院的画师秦仲文,曾出版有 《秦仲文画集》。
荣及父兄
秦五爷在光绪朝,官到翰林,这在遵化历史上,出现这样人才为数不多。据秦五爷世孙秦水心老人提供的线索,秦家后裔秦河藻手中,还收藏着两卷“圣旨”。当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收集到实物后,才知道这“圣旨”实际是“诰命”,其全称是:“奉天诰命”,即皇帝对臣子的命令,是用以封赠五品以上官员的称号。
第一卷“奉天诰命”,是赠秦澍春之父秦士元的,因教子有方,而封为奉政大夫,(赠,据本人已故去,后补封之意),封秦澍春之母张氏,因勤慎贤明而封为宜人 (五品),上面并盖有“制诰之宝”方印。这卷诰命是值秦澍春出任广西学政之前,封赏其父母的。
第二卷,是奖励秦澍春兄嫂的。秦澍春之兄秦霁春,因“道足持躬,情殷训弟”而被封为贵政大夫。其嫂贾氏因“贞淑性成,徽遒协身”而封为夫人。这卷是秦澍春死后于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十六日封赠的。
从秦家残存的墓碑上看,秦澍春之曾祖,秦亚珍,祖父秦定基、父亲秦士元等均受封为中宪大夫,而祖妣曹氏,母张氏皆受封为恭人【四品官之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