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峪长城洼子楼 关城概述
马蹄峪关,位于遵化城东北11.7公里,今属侯家寨乡所辖,东与洪山口关相接,西与罗文峪关相连,向南偏东遥对禅林寺。
马蹄峪村,是南北走向长1公里的山间谷地,马蹄峪关口位于峡谷之北端。关口东西相距仅20余米。关口两侧山崖耸立如壁,壁上敌台对峙,边墙蜿蜒。西崖下有一小河向南流过,河沿东山脚有一条沿河小路可通往口外的开庄(今兴隆县所辖)。关外不远处有两条溪流汇合南下,由于南北地势落差较大,所以一到夏季,山洪时常暴发。此关口两边山势陡峭,敌台依势而立,崖下水急路窄。
距马蹄峪关口南1公里处,靠河西有一块较大的山间盆地,依盆地西北隅建有马蹄峪关城。关城四周的城墙呈不规则正方形。因城墙西北角与东北角不是直角而略呈弧形,正如马蹄踩下的痕迹,所以古人将此关称为马蹄峪关。
明《四镇三关志》记:“马蹄峪关,洪武年间建,正关、稍城俱通骑,极冲。其余各墩台均通步。”驻扎千总1员,官军102员。
城周长600米左右,墙高4.5米,底宽3米,上宽2.5米,墙上四周均有青砖所砌的垛口。除城门上砖拱和垛口为青砖所砌外,周墙的主体均为巨石砌成,关城南、东两面中有城门;由南门过河后向南直通侯家寨;出东门过河向北进山谷可达马蹄峪口。关城内基本按十字街布局,东街、南街略宽。靠北墙偏西曾建有一座庙宇,进山门有正殿和一些禅房,内供佛像不详(可能是关帝),并有多名和尚住于内。寺院西有一片密林和一池清泉,此泉一年四季水清甘冽永不干涸,为城内军民饮水所用,所以此寺取名林泉寺。此墙外居中的山脚下,曾建有一座底边8米,高6米的墩台,外部为石砌。据说台顶曾有一座小庙,内供玄武大帝。此外,城里还建有文、武两座衙门。
现关城内的古建筑已全部拆掉,关城城墙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拆毁,但东门往北至东北角一段石墙主体尚在。东北角之墙倒塌较早,传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发大水时,因大水漫进关城东门,将这段墙泡塌。北墙虽被拆,但墙基尚存。北山角下的石砌墩台也被拆,现仅剩一堆碎石。
下设寨口
马蹄峪关有3寨
天胜寨:今《遵化地图》查无此名。只从清康熙年间的《遵化州图》中查到个“天心寨”地名。其位于鹫峰山与五峰山之间,刁山村正北。按刁山北沟推测,距今侯家寨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究竟是与否,待查。天胜寨城,为永乐年间建,东距三道岭寨2公里。志书载:正关通单骑,冲;余墩空通步,缓。驻扎官军42员,军器63件。
舍身台寨:今属侯家寨乡所辖。考查,舍身台上并未建过关城,但台南缓坡上有一村,今名前山寨,可能是其所在地。该寨位于舍身台正南山脚下,《遵化地名资料汇编》称“因该村曾有营寨,故取名前山寨。”此寨为永乐年间建,距天胜寨1.5公里。地势,正关、苦梨谷墩空通单骑,冲;余墩空通步,缓。驻扎官军77员,马1匹。现村南仍有城墙墙基痕迹。
蔡家峪寨:距侯家寨乡北偏东1公里处,为行政村。此寨为永乐年间建,距马蹄峪5公里。正关、稍城通众骑,极冲。关城周长450米,高3米,宽2米。驻扎官军56员。现在城池已废。1942年,村民曾在村北长城上发现石匾一块,上刻“蔡家谷墩”字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