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外国语中学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赣榆县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诞生于2002年5月,为赣榆县首家民办初级中学。赣榆县外国语学校是苏北地区一所知名品牌的省级现代化示范初中,位于赣榆县城黄海路中心地段,县政府东侧,北邻赣榆县人民医院、农工商超市,南临时代广场商业步行街,东连万隆家电城,西接城市花园、五星电器商城。

学校以一流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短短几年就成为连云港市初中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民办学校、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和谐教育优秀实验学校、连云港市文明单位,连云港市先进民办学校、连云港市教学质量综合奖、连云港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连云港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自外国语学校建立之初,学校就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目标,高品质、全方位打造一流品牌名校:

数字化精品校园

校教学精英荟萃,教学环境幽雅怡人,校园布局合理,气势恢宏,教学设施齐备精良。学校加大对教育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全校68个教学班,每个教室均配备了一流的科学弧形黑板、大功率空调、高标准照明设备、高精度背投电视、视频展示台,组成了“电脑 背投 视频展示台 校园网络”的新“三机一网”多媒体电化教学体系。学校建有宽敞明亮、能容纳几千人就餐的多功能餐厅,两栋高标准的学生公寓,藏书几十万册的大型图书馆,投资四百万建成的一流塑胶操场。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校本着“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理念,专门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由王善法校长担任组长,设立了独立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学校网络中心机房、校园广播CATV系统。相继建成了四口64座学生微机室、一口64座教师电子阅览室、一个现代化的电视演播室、三口多媒体教室、两口标准的语音室、8口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每个科室、教师办公室均配备了高配置的办公电脑,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该校建有内容丰富的学校网站,每天都及时更新。学校的每次活动都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已经成为社会、家长、学校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学校网站连续两年获得“连云港市十佳网站”称号,吴茂连老师两次被授予 “市十佳网管员”称号。学校拥有藏书160万册的大型正版数字图书馆,成为师生重要的网络阅读平台。学校拥有先进的视频、音频课件录制系统,多次参加市电教馆组织的课程拍摄评比活动,并获得了殊荣,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的网络教学资源。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学校追求的目标。王善法校长、徐立刚书记亲自挂牌值周。学生就餐,有值周老师服务;晚上就寝,有生活老师相伴;休息时间,有值周老师巡视;放学进校,有值周人员维持秩序……领导、老师的关怀,及时解决了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平安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心。王善法校长、徐立刚书记天天带头检查,严把食堂进货质量关,卫生消毒关、食品操作关、人员进出关,确保食堂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宿舍与教学区的安全值周教师更是严防死守,上楼下楼、排队回家、两边上中间下、定点定岗、各种紧急事件应急预案一应俱全,有力保证了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

学校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发泄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老师,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课,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青春期中的烦恼和困惑,以及人际关系、学习困难、考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人格的形成。2005年我校的心理咨询室被市教育局授予“连云港市优秀心理咨询室”。

庄严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新生军训、学生签名活动、主题班会、一年一度的团员代表大会、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校园歌手、朗诵比赛、元旦文艺汇演、孔子立像揭幕仪式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

教学设施齐备精良,教学环境幽雅怡人。校园布局合理,气势恢宏。教室内配有先进科学的弧形黑板、大功率空调、高标准照明设备,高科技产品荟萃;高精度电视、视频展示台、高配置电脑,组成了富有特色的电化教育体系。两幢学生宿舍楼、一幢两层的餐厅,能满足两千余名学生食宿需要。学校信息化建设领跑全县,已建成主干千兆的校园网和网站。成片的樟园、果林,星罗棋布的花台草丛,以其自然之美,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趣。

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外国语学校始终把打造结构合理、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学校重视优秀教师的选聘,面向全国选聘了近200名德才兼备的教师加盟到外国语;学校更重视教师的使用和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水平。专任教师中获市基本功、优质课、专业技能评比一等奖以上成绩的达30余人,八成以上教师获县以上表彰,其中有市学科带头人、市名教师各1人。

在现有专任教师197人中,本科学历达90%以上,其中特级教师2人,外籍教师2人,中高级职称约占总人数的80%,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八成以上的教师曾获省市级表彰。这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而又年轻的队伍。王善法校长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徐立刚书记被评为市首批名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姜涛主任、张永谦老师被评为县首批名教师。获省市课堂教学竞赛奖项的多达70人次。徐立刚书记、邵玲、孟祥薇、徐艳老师获省观摩课、优质课一等奖,姜涛主任、顾光才、于绪贵老师获省二等奖。王宜金主任获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刘征、邵玲、何涛、张永谦、张善和、闫家友、熊传法、徐德梅、王唐平、张文传、张强胜、尚伟、秦绪春、崔艳、胡建顺、姜涛、尹秀清等近20名老师获市基本功、基本技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一个由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构成的骨干教师群已经形成。

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学校从建校起就启动了“青蓝工程”,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盛大的教学“示范周”,面向全县教师开放,每年来我校听课观摩的教师多达三千人次。一年一度的“教学百花奖”、“电教优质课”、公开课、汇报课、观摩课、新课程研讨课、家长开放周等活动……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掀起全校课堂教学研究的滚滚热潮。

在连云港市初中课改年级“送教下乡”活动中,该校王常亮主任、徐怡老师、胡世娟老师代表全市执教观摩课,又一次掀起了市、县初中课堂教学研究的高潮,得到市县教育局领导和听课教师的高度赞扬。

学校十分注重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每年举行一次的隆重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表彰会、教科研先进个人表彰会,对成绩突出的优秀教职工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学校建立了优越的奖励机制。2005年,吴茂连老师一人就获得了1万多元的教科研奖金。全年共用于教科研奖金和各类培训费用就达2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奖励助学机制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励助学机制。2007年5月,学校拨出13万元,对2005级16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了奖励,一等奖20名,每人奖金2000元;二等奖40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100名,每人奖金500元;学校还拨出专款10000元资助家庭困难的20名优秀学生。学校这一奖励助学制度的实施,得到全体学生家长的交口称赞,许多家庭困难的家长几度流下真情的眼泪,也极大的激发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外国语学校一大亮点。学校现有信息技术专任教师7名,拥有全县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拥有全县初中唯一的一名省级信息学竞赛教练员。在2005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1人获全国一等奖(全县仅一人)、3人获省一等奖,43人获省二等奖,5人获得参加省奥赛集训资格,奖次之高,人数之多,不仅高居全县榜首,而且在全市也赫赫有名。

外语口语教学

外语口语教学是外国语学校一大特色。学校拥有全县最优秀外语教师群体,努力为学生创造优良的英语学习氛围。为强化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来校执教(每年1节课)。课堂上,学生们大胆与外籍教师进行口语对话,真实的英语口语情境,使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大大提高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捷报频传。在连云港市首届双语演讲比赛中,于晴同学获全市一等奖(全市仅两人),2005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决赛中我校初三年级再创佳绩,竞赛成绩在全县遥遥领先。其中有17人获全国一等奖(全县仅29人),占全县一等奖总数的58.6%,有41人获全国二等奖(全县共113人),占全县二等奖总数的36.3%。

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异军突起。在刚刚揭晓的第16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我校八年级、初三年级又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学校再次争得了殊荣。其中八年级我校有5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71.4%(全县仅7人);7人获全国二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50%(全县仅14人);6人获省一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42.9%(全县仅14人);14人获省二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50%(全县仅28人);126人获市一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54.8%(全县仅230人)。初三年级我校有4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50%(全县仅8人);7人获全国二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46.7%(全县仅15人);6人获省一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40%(全县仅15人);11人获省二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37.9%(全县仅29人);73人获市一等奖,占全县获奖总数的23.9%(全县仅306人)。

中考成绩

2005年中考更是外国语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我校首届初三毕业生,就取得了综合评估全市第一的骄人成绩,荣获连云港市初中教学评比最高奖――“教学质量综合奖”。中考文化考试平均总分526.07分,高居全县榜首;有217人高达省赣榆高级中学统招线,上线率32.6%,位居全县第一;另外,历史平均分、优秀率位居全市第一;数学优秀率位居全市第一;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平均分皆居全县第一。学校在2008年培养出市中考状元 董晴。2013年中考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全县前十其中有七位出自外国语学校,县状元出自外国语。考入赣榆县高级中学人数达398人,位居全县第一,达赣榆县高级中学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

3所授荣誉编辑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短短几年即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先后荣获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连云港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连云港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和谐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全国优秀民办学校、连云港市教学质量综合奖、市文明单位等称号;2005年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取得了综合评估全市第一的成绩,为校博取很大荣誉。

4发展前景编辑

“春风化雨花千树,硕果累累傲金秋”,年轻的赣榆外国语学校正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敢为人先、率先崛起的勇气,积极实施教育改革,更新观念,扎实工作,为尽快实现我校“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为初中教育的发展探索新出路,为培养优秀的祖国建设者作出更大的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已经积淀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厚的文化精神之后,年轻的赣榆外国语定会扬眉吐气于全市初中学校之首啊!

近来几年,外国语学校协力创办外国语高级中学,预计2013年下半年,验收四星级高中。实现进一步现代化民办高级中学。

 

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幼稚范(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