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大桥

家乡区县: 青岛胶州市

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岛到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 “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36.48公里,投资100亿,历时4年,全长超过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2011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纪录和美国“福布斯”杂志,荣膺“全球最棒桥梁”荣誉称号。

工程进展

大沽河航道桥工程进展

2009年10月3日,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缓缓泵入大沽河航道桥主塔塔顶,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青岛海湾大桥第一高塔大沽河航道桥主塔顺利封顶。青岛海湾大桥大沽河航道桥是海湾大桥三座主通航孔桥之一,也是整个大桥的重点和关键控制性标志工程。航道桥采用“双边钢箱梁 横向连接箱”结构,造型恢弘,气势磅礴,同类结构为国内首次采用。其中,主塔塔柱采用国内先进的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选用高压混凝土泵一级砼泵送方案进行塔柱混凝土浇筑,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的地标性建筑。2010年3月13日,随着青岛海湾大桥大沽河航道桥12#大节段钢箱梁成功安装,大沽河航道桥青岛侧钢箱梁全部安装完成。

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大沽河航道桥钢箱梁施工作为整个青岛海湾大桥重难点和关键控制性工程,施工组织难度大、施工技术瓶颈多、施工安全风险高,在经过三次专家会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论证后,最终确定了钢箱梁安装顺序从主塔向青岛侧依次完成青岛侧钢箱梁吊装,然后从主塔向黄岛侧依次吊装完成黄岛侧钢箱梁吊装的施工方案。

大桥2010年底建成2011年通车

沿线设立三座主通航孔桥 建成后可节省时间20分钟青岛海湾大桥

青岛海湾大桥东起环胶州湾高速李村河大桥北200米处,西端在黄岛红石崖与济青高速南线连接,于2006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2月21日,成功浇筑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大桥建设的历史性帷幕就此揭开。2011年6月30日整个大桥工程将全线贯通。一座气势磅礴、壮丽雄伟的现代化标志性桥梁屹立于美丽的胶州湾上。

海湾大桥建成后将给省内济南青岛两大城市间的交通带来更为密切便捷的联系。目前,车辆沿济青高速南线至黄岛后须绕行胶州湾高速才能到达青岛。由于济青南线的北端起点与建设中的海湾大桥相连,大桥建成后车辆沿济青南线、海湾大桥就可一路“直通”青岛。大桥还将进一步促进青岛与半岛城市群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对发挥青岛在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促进胶东半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青岛来说,海湾大桥还是该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大桥建成后,青岛至黄岛将缩短路程近30公里,按设计时速计算,可节省时间20分钟,大大缓解青岛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加强主城区与两翼副城区的联系,塑造拥抱胶州湾的大青岛城市框架,为青岛城市的深度发展拓展出崭新的空间。

 建筑结构

 大沽河航道桥

青岛海湾大桥据介绍,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据负责大沽河航道桥施工的青岛海湾大桥第七合同段工作人员介绍,大沽河航道桥的主塔为独塔,高达149米,是海湾大桥上的最高塔。航道桥建成后,主塔将成为大沽河航道桥的主要标志物,而大沽河航道桥也会因此成为海湾大桥的标志性建筑物。

据测算,大沽河航道桥箱梁由22种55个钢箱梁装焊组成,每个青岛海湾大桥标准梁段长12米、宽47米、高3.6米,其中最大梁段重达1000余吨,这在国内跨海大桥上是首次采用。

 自锚式悬索桥

悬索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现代悬索桥的悬索一般均支承在两个塔柱上。塔顶设有支承悬索的鞍形支座。承受很大拉力的悬索的端部通过锚碇固定在地基中,个别也有固定在刚性梁的端部者,称为自锚式悬索桥。

吕大超子丶(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