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落子舞是苏北地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徐州东部,尤以睢宁县最为盛行。据《明史》和《睢宁县志》记载:落子舞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威武将军、抗倭名将汤克宽因荣升广东总兵,为感谢皇恩,在下邳老家门前隆重举行十日大庆,从众多民间艺人中,发现一种“汤家落子”演艺超群,随之收留几位艺人并帮助搭班组社,定居下邳半戈山下。从此,“汤家落子”便在下邳扎下了根。后经世代有序传承,又由“下邳落子”形成了今日“睢宁落子舞”。
但是睢宁落子舞的历史,绝不仅仅是有文字可寻的几百年,它可能是几千年,也许更久远。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可以相信:你所看到的每一个落子舞动作,和你所听到的每一段落子舞小调,很可能在久远以前似曾相识,似曾相闻。
所以睢宁人更加相信民间传说中的“落子”,因为它也叫“乐子”,蕴涵着大家快乐的意味。落子是一种走唱式的曲艺艺术,在田边地头,纯朴的睢宁农民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用他们的情爱和真诚,日积月累而共同编织了这种代代传承的艺术。它一直远离世俗的浸染,远离烟尘遮掩下的繁华,在一片片淡淡的飘忽不定的云遮雾绕中,像童话般遥远而神奇。男演员手持霸王鞭,女演员右手持竹板,左手持摺子,打着节奏,边走边唱,或边舞边唱,成为这种艺术的特点。
2006年,睢宁“落子舞”成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