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镇简介——本网最好最优秀最全面版

家乡区县: 广东省陆丰市

      陆丰市甲子镇是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心镇,也是汕尾市重点镇、陆丰市三大镇之一,地处陆丰市东南部,位于著名的甲子渔港之滨。距陆丰市区东海镇51公里,东隔瀛江与甲东镇相望,西与甲西镇相连,北与惠来县接壤,南临南海,是甲子港周边两县五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全镇陆地总面积1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辖14个居(村)委,其中居委会13个,村委会1个,总人口约14万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2.5万多人。  甲子镇是一个古老、发达较早的粤东重镇。原称甲子门,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门,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因此取名甲子。甲子之名,始于西汉、宋元年间。当年,因为战乱导致“北向南迁”,福建及中原一带人民便搬迁来此聚族而居,到明朝初期,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市镇。为防御倭寇海盗,明朝在甲子设所。民国时,曾有区、镇建制。1957年划出甲东、甲西后,定为县直辖镇,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1980年10月成立镇人民政府。甲子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带。地质表层以黄土为主,含沙量较多且坚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左右,终年温和多雨,阳光充足。水产和土产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文物古迹——待渡山:

  待渡山位于甲子镇东隅嬴江岸边。待渡山海拔不高却满山苍累。山头,天生一块块造型乖巧的大小石头。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树,有柑树般大,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树木之间,幽径交错,乃文人墨客览胜怀古之处,朋友恋人欢会抒情之所。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以慰郑复翁忠心报国而建。

  站在待渡山头面海远眺,甲子港北与嬴江和鳌江相连,西南面群山连绵的海甲岭延伸至右侧沙滩,东南面的麒麟山,成为港口的天然屏障。甲子港全长5000米,宽处约1200米,窄处约500米,状如马鞍形。主航道深4米左右,涨潮时达5米,港底平坦,泥沙质。1972年在港口西侧筑起了拦沙坝,消除了淤积的泥沙,200吨以下的船泊可自由进出。1981年开始正式与香港通航,年吞吐量达8万吨。港外渔场广阔,盛产鲨鱼、马鲢、鲳鱼、鳗鱼、沙丁鱼、大虾、鱿鱼、池泽鱼等,是省内的主要渔场之一。待渡山下西北边海湾的对岸麒麟山,乃是海军驻地。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甲子港也是天然军港。

甲秀楼:

  待渡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1850年)。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楼旁立有15米高的标杆,为甲子港的台风警报信号。甲秀楼门口一对联曰“书云大手笔,镇海小神山”,体现了甲秀楼与待渡山伟岸高拔,威镇海隅之势。这里依山傍水,潮涨期到,海水如千军万马涌入甲子港,气势不凡,场面壮观。登楼远眺,海天一色,归帆返照,景色迷人,这就是陆丰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

烈士陵墓:

  位于甲子瀛城新区圆山岭东侧。为纪念革命先烈刘友仁等42位同志,于1958年7月建造该墓。该墓现为“三甲”地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的主要场所。

经济状况:

工、渔业发展迅速,历史上商贸发达,素有“金甲子”之称。工业主要有轻工、食品、服装、塑料、机械、渔具、电子五金、工艺美术等八大行业,出口产品品种达数千种。其中,甲子裕赢宝石工艺厂生产的宝石地球仪以其独特的颜色宝石和精湛的艺术创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受中外顾客的青睐。渔业稳步发展,全镇拥有各类渔船500多艘,总功率66929千瓦,总吨位19089吨,各类水产品养殖面积近700公顷,2006年年产量6万多吨,渔业总产值达6.5亿元。2006年,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值26.2371亿元。2007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36亿元。2010年完成渔业总产值9.5亿元,工业总产值40.8亿元,预计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64亿,占陆丰市三分之一还多。

甲子镇紧紧围绕“以工兴镇,兴工富镇”方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办工业,办好工业。2002-2006年,甲子镇完成工业产值41.0395亿元,2006年完成工业产值16.5192亿元,比2005年增长24.2%。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40.8亿元。十一五期间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5%

在重点企业发展态势方面,规模以上企业数占陆丰市的26%,自营进出口企业14家。在民营工业方面,2002-2006年4年多时间,新增投资4000多万元,新办工业33家,新建(扩建)厂房6万多平方米,全镇现有民营工业500多家,其中有自营进出口权11家。民营工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0%,尤其是五金塑料家具配件更具特色,通过引导成立甲子家具配件协会等行业组织,组织科研机构和生产设备厂家前来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2008年被省列为省级家具配件专业镇。

据2007年统计,汕尾市13家进出口企业甲子镇就占了7家。

渔业为甲子的第二支柱产业。甲子港是全省九大优良渔港之一,也是国家一级渔港,全国二十个中心渔港之一。是广东主要海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之一。优质海产品有石斑、海鳗、马鲛、龙虾、大虾、蟹类、鱿鱼等。2010年,全镇有渔船498艘,渔业总产值9.5亿元,粤西阳江、福建泉州以及本市多个渔港的船只经常到甲子港进行交易,补给,进一步加快甲子镇渔业产业化进程,形成生产、加工、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制冰等产业链。

社会事业:

该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方便,四通八达。距深汕高速公路14公里,省道S338线贯穿全境往东直达汕头、潮州、福建,往西直达珠三角各大城市。甲子港介于汕头、汕尾之间,为两港之“腹地”。该港东可达汕头、厦门诸港,西可通香港、广州等地,是全国一级渔港。

市政建设方面,从2000年以来各方面筹集资金,镇内开通了沿江路、西河路,开辟了50m复元道和40m宽的瀛新大道、花园大道,实现道路水泥化。改造修建了海滨公路、通城路、东方村大道、瀛江大道南门街、广滨路等道路,并配套绿化,路灯等。特别是瀛江大道的开通,改善了甲子镇的投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强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品味,树立了新的城镇形象。

甲子镇新一轮规划已经完成,城镇规划和市政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瀛城、鹏城、金源、金冠、滨海、海景、御景皇廷、瀛轩园、海悦豪苑、金源豪苑、盛华豪庭等花园小区和小高层项目频繁上马,其中金源小区和别墅花园小区已建成,16层的滨海花园已封顶,2011年已经投入使用。最高达到28层的御景皇廷已经开工建设,面积超过十万平米的经典豪庭的一期已经封顶,以及甲子最高楼达24层的滨海花园二期和18层的滨海花园三期已开工建设。其他多数小区已开工建设。南甲公路已改造完成,甲港公路三甲段已经通车。

为改善市容市貌,加强市政管理,甲子镇通过组建新的市政队伍,对主要道路和主要场所等乱占乱建、摆摊设点、占到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贴以及乱倒垃圾等进行大力整治。

教育情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甲子镇现有高中两所,其中一所是完全中学,甲子中学在陆丰各中学中名列前茅。初级中学六所,其中私立初中部一所,小学27所,幼儿园20多所,形成了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整套教育体系,并初步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甲子镇首先打好“教育大会战”。在完成甲子中学、甲子四中、甲子八小等新教学楼的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把重点瞄准甲子一中、中心小学、第二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七小学等学校C、D等危险校舍的改造建设上。另中心小学已完成2000平方米建校面积的地基回填及基础工程,甲秀中学正着手完善教学楼配套设施,甲子二小正在解决建设用地。

令人兴奋的是,计划投资两亿,首期投入资金1.25亿的占地面积230亩的甲子中学新校区已于2010年奠基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建成后新增8000个高中优质学位,进一步的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甲子中学新校区的建成,将大大的改善甲子的教育水平,提升城镇竞争力。

著名特产:

甲子鱼丸

甲子鱼丸是潮汕地区陆丰市甲子镇的有名特产,历史悠久,制作技术精湛,味道鲜美,由于甲子镇地理得天独厚,拥有全国一级渔港---甲子渔港,取材方便,在宋朝年间就开始有制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曾风靡粤港澳。

南宋末年宋帝昺与陆秀夫军败退到了陆丰市甲子镇待渡时,被当地的义军捉住,惊恐万状的宋帝昺,一看不是敌人,而是大宋的百姓,便道出了自己的帝王身份,当时的义军首领郑复翁,连忙让他的妻子巧姑做当地得心应手的名肴“鱼丸”,热情款待宋帝昺,饥肠辘辘的宋帝昺一尝觉得鲜美无比,大饱口福,因此龙心大悦,声称“甲子鱼丸”有救驾之功。

 

李煜翔(2014-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