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峡位于阿尔山市东北78公里的哈拉哈河上游,河水在石塘林地下潜流10多公里,形成了一段别具特色的峡谷,峡谷北岸为玄武岩熔岩台地,南岸为陡峭的山峰。
这里的河床坡度大,水流急,岸边的石头为玄武岩和大小不等的砾石。河床由大小不等的岩石组成,湍急的哈拉哈河从河谷穿过,珠飞玉卷,长约3公里的峡谷中依次分布着深不可测,波平如镜的三处潭水。
峡谷有三潭,故称三潭峡。三潭依次为卧牛潭——河水平稳,潭前大大小小的卧牛石横河摆放,如庞大的牛群静憩河中;虎石潭——平静的潭水上方,河流中密布着形态各异的巨大岩石,宛如虎群在河中玩耍嬉戏;悦心潭——是峡谷的尽头,地面豁然开朗,河面加宽,潭水透明,清澈见底。
悦心潭砯崖转石、水流潺潺,河床两侧是针阔混交林,林间杜鹃花枝繁叶茂,景色宜人。火山熔岩布满河谷。峡谷北壁陡峭险峻,南壁由巨大火山岩石堆积而成,蔚为壮观。峡谷两岸森林茂密,奇花异草遍布山坡,幽静而秀美。
岸上有木制小径随河而行,三潭之间,弯路颇多,九曲回肠。峡谷中有一段在六、七月份仍存在冰川,被称为“夏日冰川”。
当漫步于三潭峡的栈道上,潭水会以它特殊的舞姿接待你的惠临,时而水平如镜、深不可测,时而溪流淙淙、清澈见底,时而喷珠溅玉、咆哮如雷。绝壁上身着锦袍的落叶松、头顶皇冠神圣纯洁的白桦林,还有那葱翠欲滴的桧柏林倒映在三潭峡中,宛如一幅斑斓的织锦。再听那绿林深处的鸟鸣,多在纵情高歌,有的则是私语缠绵,声音忽远忽近、忽隐忽现、忽断忽续,它们都在用本身特有的方式体现着丰富的情感。
顺着悦心潭向里走就能看到河流中一块颇像官印的石头,起名叫官印石。由此联想到为官者的心理,即使时光如逝水也要把官印牢牢掌控,此中充满宦海沉浮的玄机!过了悦心潭,步经跨溪小桥,沿着栈道往里走,就到了虎石潭。横在眼前的是一道绝壁——赤壁。其势之恢弘,形之壮美,颇令人赏心悦目,不由想起当年魏蜀吴之间的“赤壁之战”,只是不见当年二乔,唯有今世二菲。
“赤壁”是火山爆发时,岩浆流受到水的割切迅速冷却而致。壁面如刀劈斧砍般直立于悄然沉默的虎石潭水面。壁面上遍体鳞伤、血渍斑斑,它述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述说着第四纪——166万年以前这里曾经发生过天翻地覆的火山大爆发,一次毁灭性的大灾难。166万年后,大自然又是一个循环,赤壁高耸、松柏森森。绝壁顶上遍布落叶松、白桦树、桧柏;对岸是一片繁密的针阔杂交林、各类灌木丛,鸟语花香,一片生机洋溢的景象。
传说有一高僧至此一游,说此壁叫“九龙壁”,上面隐藏着九条龙,谁如能够分辨出来,将从此官运、财运亨通。凝神注目许久,却只隐约看出似有一斑斓虎首伸向水面,自感虎石潭是因山壁上如虎斑纹倒映在潭中而得名更为贴切。
哈拉哈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摩天岭北部的达尔滨湖,弯弯曲曲流入贝尔湖。全长399.5公里,境内长135公里,沿途有12条河流汇入,河面逐渐加宽,最宽可达80米,水深平均2米,流速每秒1-2立方米,河西岸比东岸高,有的地方在东岸一侧看不到西岸的情况。“哈拉哈”是蒙古语,意为“屏障”,从河东岸看西岸如同一座长长的壁障在眼前,哈拉哈河由此地貌而得名。本地人又称这条河为“爱国河”、“母亲河”,因为哈拉哈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源于中国,流经蒙古,就像一位远嫁异乡的姑娘,在国外漂泊半世,末了又转身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三潭峡最后一潭是卧牛潭,峰回路转、潭影悠悠。河水从这儿分成两股然后再汇到一起,直通哈拉哈河源头。卧牛潭畔有巨石直立,似耕牛小憩,双蹄微分,探头饮水。沿途有金露梅、银露梅、稠李和寒带森林中特有的夹杂着红叶、黄叶的灌木丛。兴安落叶松的斜枝根根从主干中硬挺出来,像是猛汉的虬髯,又如蒙族勇士射进主干上的箭杆。
走进这个峡谷,给人以一种世外仙境之感,故有诗咏赞道:神奇灵秀三潭峡,清泉汨汨绕山崖。喷珠溅玉何处去,魂系遥遥东海家。
更多精彩尽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