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中学始创于1905年的潼川府中学堂,前身为潼川草堂书院,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寓居地。1982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2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高中”。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学校坚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三台中学学风浓、教风正、校风好,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综合办学水平名列全省前茅。
1913年,罢府存县,校名改为“潼川联合县立中学校”(为九县联立)。1927年,更名为“潼属联合县立高级中学校”(简称潼高中)。1938年,东北大学由西安迁到三台,借用台中校舍,臧启芳任校长。1940年又改名为“四川省立三台高级中学校”(简称省高中)。1946年夏,东北大学留下的校舍为新建的川北大学(即川北农工学院)使用。1950年夏,川北大学(即今之四川师范大学和 西华师范大学)迁南充。1952年,该校更名为“四川省三台中学校”(简称台中)。1982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2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成为绵阳市5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之一。2005年,三台中学举行了盛大的百年校庆。在2003、2004年四川省50所“国重”排行中,分别位居全省第六名和第四名。
所谓好学校,就是有一批好老师。常言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
三台中学有专任教师310人,教育专家后备人员1人,特级教师9人。获得研究生学历4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人,省市县特约教研员、学科联合教研组长39人,省市骨干教师45人。仅2009年高考获市专家型教师1人,明星教师4人,优秀骨干教师2人,优秀班主任13人。
学校现有教育专家后备人员1人,特级教师9人,特级教师后备人员3人,高中级教师176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骨干教师23人,省骨干教师21人,市骨干教师24人,县学科带头人13人,外籍教师1人,市县联合教研组长39人。教学班110个,学生7600余人。是全省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
学校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师生为本、规范科学、依法治校、和谐办学”的管理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加速学校内涵发展,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途径,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以规范科学管理为保障,培养更多“德才双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发展思路,坚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确立了“特色突出、和谐发展、勇于创新、全省一流(一流校风、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西部示范(育人示范、科研示范、师培示范、服务示范)”的办学目标。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名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