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娃娃鱼之乡

家乡区县: 贵州省贵定县

娃娃鱼,又名大鲵,是3亿5千万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的珍稀物种,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由于其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遭到大量捕杀,加上人类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娃娃鱼的种群急剧下降,处于濒危状态。
就是这样一个珍稀的物种,在贵定县一个叫做岩下的地方,却早已不是稀罕物。从发现娃娃鱼,到保护娃娃鱼,再到如今通过发展娃娃鱼养殖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经过10年的发展,当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圈,实现了“既保住了绿水青山,又换来了金山银山。
在曾经的乡政府办公楼背后,有一个溶洞,据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尽管洞口不大,但是溶洞就像黄果树的龙宫一样,进洞以后别有洞天,溶洞内深不见底,还有深不可测的暗河,多年来从来没有谁敢进洞探险,这些都赋予了这个溶洞无比神秘的色彩,所以当地人将其称之为龙洞,以示敬畏。
据调查发现,每年冬至前后,龙洞洞口都会涨出水来,大量形似长脚的蝌蚪一样的娃娃鱼幼苗随着水流出来,流入山涧和河流,而岩下地区的水域都属于乌江水系,最终流入长江,可以说,长江流域的野生娃娃鱼,有一个种群就产自岩下。
作为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娃娃鱼,在贵定县境内居然有这样一个大量的天然产出地!这一信息让当地政府非常兴奋,当地政府随即邀请了国家渔业局资源环保处、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到岩下调研,以更进一步破解岩下娃娃鱼密码。
专家学者们到岩下龙洞附近驻扎了数天,为了防止进入龙洞后会破坏洞内的生态结构,专家学者们选择对龙洞周边的生态环境、生物物种以及龙洞的地下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岩下的娃娃鱼都是源自龙洞,每年冬至前后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内,龙洞口涌出的娃娃鱼幼苗最多可达3000尾左右,按照这一繁殖率推断,溶洞内的野生娃娃鱼数量至少在300对左右,其数量之巨,举世罕见!

半亩(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