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安庆之——历史篇(大观亭)

家乡区县: 安徽省大观区

    安庆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背景,家乡的人民一直保持着很多历史古迹,想要了解古老的安庆,了解它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下面请让我大致带你们去了解安庆的历史

    大观亭遗址位于安庆市大观亭街中段位踞山上,背倚大龙山,前临长江,境界开阔,气象雄伟,故有 “大观”之名。吴名风在《游大观亭记》中曾说:“亭据山巅,在忠宣墓侧。为皖省第一名胜之区”;民国四年(1915年)《怀宁县志》记:“...士大夫从公来游,俯瞰长江,一泻千里,闾阎两岸,樯舳迷津,皖中风景俱若勇跃奋迅而出也。”可见“大观远眺”名不虚传。历代文人墨客跋涉登陆临,对景抒情、怀乡思古,留下许多优美的诗文。大观亭即元末郡守余阙葬处。位于安庆市大观亭街56号,称大观楼或大观台,建于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系两层砖木结构,画栋飞檐,负山面江,环境清雅,素称“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列为“宜城八景”之一。建亭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留有大量诗词、楹联。清咸丰年间,兵燹亭毁。同治年虽有重建,但由于世事乖谬,兵荒马乱,各处景点渐渐破败。元至正十八年(1358)正月初七,天完红巾军陈友谅、赵普胜等汇集诸部环攻安庆城池,镇守安庆的淮西宣慰副使余阙率军阻击不力,身受重创十余处。面对天完红巾军重重包围,回望城内火光四起,后营不存,余阙知大势已尽,挥剑自刎,沉尸于城西清水塘。陈友谅攻占安庆后,深感其义,厚葬余阙于正观门外。23年后的明洪武十六年(1383),明太祖朱元璋谕知“表其墓”,遂在其葬地建墓立碑。后东西又建李宗可(余阙侄女婿)、马卒墓及烈夫人祠等,余忠宣公墓自此形成规模。
明嘉靖年间安庆知府陆钶为纪念余阙,在该处建大观亭。原本凭吊先烈之地,后来渐成为安庆胜景之一的“大观晚眺”。安庆今有“大观区”,其名盖源于此。
清末民初,大观亭景区是“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称为“省会绝妙江山”。但这种灿烂只持续了70年,1938年安庆沦陷,高高在上的大观亭,成了日军飞机轰炸的主要目标。到抗日战争结束,整个大观亭景区的建筑,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一些残墙断垣。
而今,随着城西片区老城改造,安庆市政府决定重建大观亭,发掘其精华,开发以大观亭为标志的安庆历史文化保胜区,尽而带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并为安庆人民提供休憩娱乐的新场所。

   关于文人大观亭的作词——

杰阁四望开,地扼中原控吴楚;

忠魂—抔在,天留正气壮山河。

——李丙荣题安庆大观亭

我辈复登临,旧业已随征战尽;

大江流日夜,天风常送海涛来。

——李小涯题安庆大观亭

此地何幸埋公,黄土一抔元气在;

小阁差堪坐我,青山四面大江横。

——佚名题安庆大观亭

城郭如故人民非,曾否灵归华表;

风景不殊山河异,有谁泪洒新亭。

——周行原题安庆大观亭

我辈复登临,远挹余公,近思彭老;

大江流日夜,东趋溟海,北拱神京。

——陈彝题安庆大观亭

不耸亭高,看天边云树苍茫,无非乐土;

潮平岸阔,问江上舟帆来往,那是闲人。

——佚名题安庆大观亭

是晴川阁,是岳阳楼,一览江山斯亭为伍;

有唐睢阳,有宋信国,千秋俎豆得公而三。

——钟伯芬题安庆大观亭

“睛川阁”:在汉阳龟山。“岳阳楼”:在湖南洞庭湖畔。“唐睢阳”:即张巡。“宋信国”:即文天祥。

溯清水塘流,独明季金沙河衣冠,甚同不朽;

问皖公山色,与吾杨梅花岭风景,相较如何。

——杨竹簃题安庆大观亭

东望石城春,唤杜牧何之?故国杏花太零落;

南招彭泽隐,问渊明在否?隔江杨柳要平分。

——佚名题安庆大观亭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李烈钧题安庆大观亭

“赤壁”:苏轼曾作有前后《赤壁赋》,故此处以其代指苏轼。“与客泛舟”:取自苏轼《前赤壁赋》。“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举杯邀月”:取自李白《月下独酌》诗。

高阁媲滕王,遥看秋水长天,犹指点云中乡树;

荒台邻皖伯,试问铜驼石马,经几多眼底沧桑。

——彭广钟题安庆大观亭

“滕王”:滕王阁。“皖伯”:周大夫,封皖伯。“铜驼”:铜铸的骆驼。喻天下将乱。

片土寄忠魂,听栏前万马江声,滚滚惊疑钲鼓动;

孤城销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樽来。

——周文炳题安庆大观亭

凭高吊幽古英灵,任千古江潮,淘不尽孤忠魂魄;

揽胜忆滇池杰阁,对八公烟景,问何如故里河山。

——朱家宝题安庆大观亭

“幽古英灵”:指南宋夏琦和元朝余阙。“滇池杰阁”:指云南昆明大观楼。“八公烟景”:即安徽凤台之八公山,晋谢安曾和前秦王苻坚激战于此。

莽乾坤能得几人闲,且安排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好风月不用一钱买,休孤负青山红树,送爽气西来。

——宫尔铎题安庆大观亭

“莽乾坤”:苍茫大地。“铁板琵琶”:宋人评苏东坡词语。“青山红树”:北宋欧阳修有“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诗句。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

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吊忠魂。

——邓嶰筠题安庆大观亭

“楼上仙人”:指费长房,东汉汝南人,曾为市椽,从壶公学道不成,持符而归。相传能医疗众病,鞭苔百鬼,又善变幻捉妖,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数处。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阁中帝子”:指李元婴。

天开图画,美尽东南,落日咽孤忠,战血腥余千载后;

鲁酒不温,高丘返顾,歌风思猛士,江流倒卷万山来。

——王复康题安庆大观亭

“鲁酒”:鲁国酒薄,因称薄酒曰鲁酒。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忠宣本往代荩臣,试看芸史芳留,古木寒泉,犹是当年祠墓;

逸少乃吾家才俊,为问兰亭雅集,茂林修竹,何如此地江山。

——王之春题安庆大观亭

跨太白楼之上,鸳瓦排云,倚画槛一味乡愁,已渐近钟阜晴岚,六朝城郭;

横彭蠡湖而西,鹭涛堆雪,唤沙鸥共谈宦迹,最难忘峨嵋春水,万里风帆。

——汪恩题安庆大观亭

 

撕破黑暗的爱(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