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家大院(二)

家乡区县: 山西省灵石县

起家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村后,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据《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载,明天启年间,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安乐于锦衣玉食,不少人既无承继先业之志,亦无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为盗贼、乞丐或不惜卖儿卖女之“莠民”。
鼎盛

王氏家族从十三世进入清朝。鼎盛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茔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设有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等,善举不断。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二品至五品官员就多达101人,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还有二人曾受到过朝廷的内廷召见。
衰败

王氏家族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其原因,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外,在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尽弃先祖勤俭创业的优良品德,有的荒于学而以钱捐官,有的疏于耕而醉瘾鸦片,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抗日战争前,虽还有个别大户于省内及京津等地多有商号,可卢沟桥事变后,举家南迁,流落他乡,自此,作为一方望族的王氏家族,数百年成就的辉煌,很快变成了过眼烟云,仅成为一方土地上人们谈论的历史话题。[3]

Beautiful Dream(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