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贵州——丝娃娃

家乡区县: 贵阳市云岩区

你以为只有舌尖上的XX才是美食?no,no,no!今天由玩味贵州来带你领略最地道的贵州美食。

首先,给大家带来的是最地道的美食——丝娃娃。废话不多说,先上图

看过图片的你们是不是脑海里开始浮现起裹卷、春卷等各种名词?这里小编我要再次郑重的告诉你们:no,no,no!此卷非彼卷。

首先从它的大小就可以看出差别。丝娃娃包裹在外的“襁褓”只有手掌般大小。其次,从丝娃娃的那层“襁褓”上就能分辨。丝娃娃的这层“襁褓”是由大米面粉烙成面皮儿。当然,做法非常讲究。面皮儿要薄如蝉翼,软糯洁白,通透如玉。这绝非是语文修辞手法里的夸张。裹好的丝娃娃可以看到包裹在里面的作料的颜色。由此可见其之薄。

丝娃娃最初多见于那些沿街而摆的丝娃娃小食摊。吃丝娃娃是一个很壮观的场面。一个长长的的长桌,上面放着十几种由盘子装满的作料,如海带丝,土豆丝,胡萝卜丝等。每隔一段距离放着一个小碗,里面装着蘸水。桌边放着两排凳子,一些认识的或者互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忙着包裹丝娃娃,津津有味的吃着。

下面就由小编这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来教大家吃丝娃娃的方法。

首先,取一张面皮放着手中。然后就是用筷子把桌子上的那些知道的不知道的丝放在面皮中。按道理来说应该每一样放一点。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选择搭配。要领是切记不要贪心放太多。不然很容易在包裹的时候散开或者根本无法包住。在放好作料以后就是考验技术的时刻啦。具体的包法就跟包婴儿一样,下面的被子要叠上去,上面还要有个被角立起来,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包完后还能放上少许蔬菜而不会坍塌下来,这个道理与技巧事实上是与你去必胜客拿果盘是一个道理了----你的技术决定了你吃的划算不划算。 事实上,包好的丝娃娃是很象一个襁褓里的婴儿的,这就是它名字的来源---丝状的东东包得像娃娃。最后出场的自然就是重头戏——蘸水。丝娃娃好吃与否除了面皮以外,更重要的就在于这蘸水。每家丝娃娃的店主都有自己独家秘制的蘸水。最后只要舀一勺蘸水从丝娃娃头顶浇下来,在蘸水漏出来之前把它放到嘴里就大功告成了。吃,也是很考验技术的一环。如果掌握不好时间,就会吃的想当狼狈。

现在,丝娃娃从街边的小摊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也登上了各大酒店的酒桌。可无论是小编母亲记忆里的街边小吃还是现在酒店酒桌里的地方特色,丝娃娃都是贵州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著名小吃。

丶琉璃月下的花舞(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