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铺天然杜鹃花森林风景区,位于贵州西部,云贵两省交界处,地处盘县西南,距红果新城12公里,分为料角山和炼山坡南北两个片区。2000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区。
火铺天然杜鹃花森林风景区是一个天然原始混交杜鹃林和人工松杉林为主的风景区,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2至3公里,总面积17平方公里,占火铺镇国土面积的近一半。专家们多次实地考察评价指出:该景区常绿杜鹃林属省内乃至国内都是不可多得的、保存较好的天然杜鹃林之一。
火铺天然杜鹃花森林风景区杜鹃纯林居多、林木植株高大、树冠冠幅宽。杜鹃品种主要有马樱杜鹃、露珠杜鹃、雏叶杜鹃、树型杜鹃、大白杜鹃、迷人杜鹃、光柱杜鹃、映山红等19个品种。花色主要有大红、紫红、粉红、淡红、金黄、白色等,高度一般在3~7米,胸径30厘米左右,少数达50厘米。与省内的其它杜鹃林相比,本景区杜鹃林具有植株高大、纯林成片、品种较多、保存完好的特点。直径30厘米以上的达数万株,其中,直径在70厘米以上,树龄300年以上的有3株。每年3至5月花开时节,那真是是“繁花似锦艳如枫,蕊绽多姣别具客。血染千山情胜火,丹心点点照苍穹”,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引四方游客,踏步而来,令人流连忘返。景区主要景点有杜鹃迎宾、杜鹃花廊、杜鹃树王、原始杜鹃森林、天女散花、槐荫望月、杜鹃映月等。景区内竞相开放的含笑、茶花、野樱桃等名贵花种及造型奇异、横生纵长、弯直独特的杂木灌丛。蕨类植物、杨梅、野板粟、野李子、野荔枝、救军粮等野果更给杜鹃花景区添锦、增色。
景区内有近千亩人工营造的华山松林,清风送爽,幽静宜人,是极好的森林浴场。置身其中,坐听松涛,忘却俗世纷争,净化心灵,是陶冶性情不可多得之处。景区还有万年松,生长在海拔2284米的料角山及周围五、六个山头约3000余亩,高度不超过0.5米,冠幅较小,伏地生长,犹如盆景,景观奇特。
距景区1公里处是古驿道,炼山坡经硝洞哨至张家坟,保存了长约1.2公里的青石板路,宽3米多。据史料记述,此驿道开辟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昔日滇黔往来的见证。在硝洞哨的古驿道旁还有一处圆形的古营盘遗址位于山顶,据说是专为保卫商旅安全而设的哨卡。
在景区的密林深处,栖息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猫头鹰、红腹锦鸡、雉、画眉、麂子、山狐等。
景区内还有多股清泉自海拔2100米的山涧淙淙涌出,水色清澈透明,水味甘洌清甜,水质纯净,属超低矿化度天然饮用水。
火铺杜鹃花森林风景区距黄果树200公里,距马岭峡谷100公里,距云南石林200公里,距盘县新城红果12公里,从红果西站和平关站上镇胜高速均不到10公里,盘西铁路和320国道线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火铺杜鹃花森林风景区能有今天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它并未躲过大跃进那场灾难,在那个年代,大片的原始杜鹃林在大炼钢铁的砍伐声中倒地,以后又遇到了“三线”建设,为建设火铺矿和盘西铁路,它再次遭到一定的破坏。到70年代初,只剩不足万亩的面积。但是火铺人却很快从不长的恶梦中猛醒过来,从1972年开始,当时的公社领导就发动大家重新植树造林。在30年时间里,全镇人民共造近3万亩人工林,并形成镇、村、组和农户都有树木的可喜局面。为保护这些树木,镇政府除聘请了46人专门看管镇的两个林场外,还制定了护林公约、防火制度等,全镇人民与破坏森林的行为作了不懈而坚决的斗争,使这片树林有了现在的规模,成为火铺镇及至盘县的一笔宝贵财富。
火铺镇为了实现建设“公园镇”的目标,在开发火铺杜鹃花森林风景区旅游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成立了火铺杜鹃林景区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杜鹃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全镇上下的努力下,编制了火铺杜鹃林旅游开发详规,加大宣传力度。先后请来云南电视台《走遍云南》记者、《六盘水日报》记者作专题专版介绍。目前已建成景区公路15公里、公厕1个、停车场2个、库容6.7万立方米、水面10300平方米的水库1个,景区大门也已建成,2008年,火铺镇党委政府把火铺杜鹃森林景区道路油化建设作为2008年的“十件实事”之一,列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力争在2008年年底建成通车。火铺杜鹃花森林风景区将以山更青、树更绿、水更秀、花更红的独特景观迎接八方来客。
火铺在发展旅游上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火铺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火铺杜鹃花森林风景区将成为火铺经济增长的亮点,为盘县旅游发展带好头,立好标杆。
每到春季,不同品种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看一看火铺独特的原始杜鹃林,欣赏高原特有的万年松,登高望日,口味高原的壮丽景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