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十大历史人物(一)

家乡区县: 山西省杏花岭区

白居易 (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 太原(今属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今陕西渭南), 遂为下□人。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 白文公。祖父□、外祖陈润俱善诗。父季庚,做过彭城 县令,徐州、襄州别贺。生平入仕以前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 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 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 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 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 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 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 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 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 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 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初仕至遭贬自贞元十六年 (800),至元和十年 (815)。贞元十六年,白居易 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 (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 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十九年春, 授秘书省校书郎。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 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 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但不久,王、 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 等诗表示惋惜。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 75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 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 科,授□□(今陕西周至)县尉,作《观刈麦》,《长 恨歌》。 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 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 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在儒家兼济思 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近□,连续-论事,如 《奏请加德音中节目》、《论制科人状》、《论于□裴 均状》、《论和籴状》、《奏阌乡县禁囚状》等,都是 关系国家治乱、人民生活的重要文件。

唐俭(579年—656年),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俭生于乱世之北周大象元年(579),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经历三朝五帝,年近八旬而逝,可称当时官场的老寿星。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太原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家居15年,又为文安郡文安县尉,在任所去世。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所作从军、出塞等歌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靳能《王之涣墓志铭》),七绝《凉州词》和五绝《登鹳雀楼》(《国秀集》署为朱斌所作)是代表盛唐诗风并为古今传诵的名作。他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崔国辅等都有唱和。高□曾在《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一诗中称其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对他极表钦佩。-关于旗亭画壁的故事,也记载了他的诗在当时所受到的赞誉。王之涣诗今仅存6首,《全唐诗》收录。事迹见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及《唐才子传》、《唐诗纪事》。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靳能所作王之涣墓志铭跋》,可资参考。-----------------------------------------------------------------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如此名流,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幸-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的发现,提供了王之涣的一些情况。《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余,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

张婕(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