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 风俗志

家乡区县: 枣庄市滕州市

古者,以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慱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声教。国土变改。民人迁徙。而风俗因之。

滕封爵之余也。考之春秋。小邾当时固已夷之。滕薛皆以成国。而骎骎马自趋于僻陋之俗。齐桓霸而盟会起。三国始与盟会文物。故薛投壸之文并载礼篇。小邾穆公朝鲁。荅赋菁莪。滕文行丧。吊着悦服。齐既封田文于薛为孟尝君。孟尝君好士。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六万余家。故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

汉兴叔孙通明礼乐。诸弟子共习者咸为选者。公孙弘以白衣为三公。于是翕然大变。彬彬乎邹鲁之旧矣。

自汉而后。风俗凡六变。汉与西晋一变也。五胡南北至陈隋一变也。隋唐至安史一变也。五代至宋一变也。金元一变也。齐乘云。安史灭。君臣之义未尽。至五代。则几矣。五胡南北。华统未断。迨金元则绝矣。金以滕届于宋置滕阳军。而民习兵。其豪富而有智略者。民群起而听之。故滕境有七十余寨。而又多度僧道。扁赐寺观额名。元代亦然。邑民大率靡然胡风矣。

明兴。拯民左衽而衣冠之。二百年来。渐渍习尚。可得而言。语云。沃土之民慢。脊土之民勤。故城东地多山险。宜粟菽。其俗好种树。而饶于枣梨。旧者农务毕。则入山樵采治炭。妇女缉布。夜纺车之声。比屋相闻。富者能恶(上西下心)衣食以致蓄藏。然负固自喜。有至老不入县庭。有司急之。则揭竿而走险。路通沂费。采金贩盐。恶(上面一个西下面一个心字底)以无须之人。无尺籍伍符。发徵期会。顷刻一发三寻之矛林立矣。好竞喜斗。斗而负者不以讼于官。期报之而后已。以胜为能。尤有金元之余习。城西地沮茹多膏腴。宜稻麦。其人竞相尚以糜侈。婚丧家用妓乐。纳采奁。具殡葬之物。以多为美。富家輓河汴之材。起高楼广堂室。餙车骑。

镂一鞍至费百金。然无畜藏。一二岁不登。则楼室鞍骑易主矣。城南北大抵阻山者。其俗则东。濒河者。其俗则西。而圜城具五民。民不土著者众。柳机利而食。废居居邑。贱则取之。贵则出之。农人病焉。总之。山居之民千树枣。千足羊。濒河之民千亩麦。千石稻。邑居之民。酤一岁。数百酿。称贷子钱千贯。其人皆与邑膴仕等。人富而仁义附焉。民间丧事半用浮屠语言。间胡音。士人不立家庙。以墓祭为重。此其大较也。长老传云。

章宗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稀。约法省禁。有司务为招徕安集。无所扰害。黎民义安。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诸生少者事长如严师。縉绅务为恭谨。过里门自下车。出不张盖。不起室治第。俗淳庞。质朴无文。

宪宗时。岁大穰。都鄙夜户不闭。然淳朴渐漓。好游子弟。飞鹰走狗。六慱蹋鞠。携娼妓。弹鸣筝。东门外街巷。清夜管弦之声如沸。而富者豪于财。侠者豪于气。役财骄溢。武断乡曲。有司始以法绳之。法严令具自此始。

武宗时。流贼乱山东。过滕。滕大被杀掠。而

世宗时。土木祠祀事大起。又南絓越。北絓胡。大珰贵人祠官将兵。数乘得往来境上。滕亦多募兵。萧然繁费。富侠之家大率破。民偷甘食鲜衣。淳庞之气。益漓浮薄。以至父子兄弟异釜而炊。分户而役。好学者众。而慱士后进子弟负才自矜长者硕逡巡退让之。好私毁誉而怯于公议。以故常为狐鼠恶少所侵辱。同舟而济。风波覆于以有各一壶之心也。闾囗(门内一个舀)服餙恣所好美。益僣滥无限度。男子冠巾丝履。妇女珠翠金宝。绮谷锦绣罗纨。但有财尽能索耳。而游侠大猾。朋党作奸。为誉者主名盛气而游都市。道路以目。凡此皆五十年前所无也。夫民函五常之牲。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繋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在上之情欲。故谓之俗。而斑氏载鲁俗曰。去圣久远。周公遗化赵微。孔氏庠序囗(似襄,似气,似弃)坏。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俗险啬爱财。囗訾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然其好学愈于他俗。即今犹然近之。岂所谓风气之系乎地者耶。若夫统理人伦。移本易末。一之乎中和。是在人上者之责也。余故备论之。以为观风者采焉。

朱宗昌(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