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在艺园里默默耕耘了四十几个春秋的教师,他就是吴永祥。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所作的巨大贡献,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4年被授予特级教师,1997年获中国教育基金会颁发的第三届柏宁顿“孺子牛”金奖,1998年被委任为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
吴永祥是山阳中学的骄傲。
一切为了孩子
吴永祥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分配到偏处市郊一隅的山阳中学任教。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学校。
他是个忙不怕、闲不住的人。1964年当他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数学教学本职工作后,他开始思索起一个问题来:农村孩子的课余时间这么单调,为什么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举办一个小民乐队呢?
为了举办小乐队,没有教材,一份一份全部都由他自己编写;没有乐器,一件一件全都由他四方奔走,到处去借;乐器坏了,他买来胶水自己学着动手修理。要教会毫无音乐基础的农村学生演奏乐器,先得从教会他们识谱开始,这得花费多少时间和心血啊!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小乐队全靠课余时间训练。吴老师要求参加小乐队的学生每天早晨早半小时到校,而他自己起码比学生早到一个小时,学生刚开始学习演奏乐器可真不容易,每个音符,每个音节,往往反复练习好几天才能巩固下来。
孩子们一个个学会了演奏,小乐队积累了一支支乐曲,吴老师却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扑在艺术教育中。长时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吴永祥老师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症,由于操劳又得了糖尿病,尽管医生要他好好休息,但他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为了控制病情,他每顿只吃一两饭。但他仍带病上班,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吃点南瓜接着干。他这种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得精神,感动了全校教工,感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感动了众多得家长和周围的群众。
为了孩子的一切
吴永祥在艺术教育上十分出色,在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上同样出色。吴老师30多年来一直没有改行,一直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吴永祥的数学教学更得心应手。他擅长用风趣的语言化解难点、重点。在金山区,他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他的学生在华罗庚数学竞赛、东航杯数学竞赛中,获奖高达20余人次。
40多年来,吴老师从未离开过班主任这个岗位。在长期的班级工作中,他总结出“生命在于运动,班级在于活动”的教育经验。他善于用有意义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爱美的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他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金山区优秀少先队集体、“三好”班级、文明班级。
为了一切的孩子
曾经有人向吴永祥建议,在全校甚至全县范围内挑选最有音乐天赋的苗子集中训练,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吴老师的回答是:“几枝鲜花何足奇,万紫千红才是春。”
40多年来,吴老师先后办了十几期乐队训练班,带教了五届艺术教育特色班,培养了八百多名学生。当年的乐队队员现在有的成为艺术教育专职教师,有的进入艺术教育院校深造,也有的成了省、市级文艺团体的成员。
吴永祥带着他的小乐队,足迹山阳地区的角角落落。他们在上海市少年宫、青年宫、逸夫舞台、交通大学、万体馆、音乐厅、陈毅广场上演出过。带有山阳泥土味的江南丝竹,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1995年,他和他的学生还东渡日本,演出民乐节目。山阳中学民乐队犹如一股清冽的泉水,流向农村城镇,流向全国乃至世界。
吴永祥不仅在事业上执著追求,在思想上也是排头兵。为了积极有效地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他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了“学礼仪、明廉耻,做阳光少年”的主题班会,充分利用表演唱、歌舞、民乐合奏等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八荣八耻”的思想,此班会荣获了金山区民族精神教育班会评比的二等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