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何海婷,我的家乡在广东省英德市。
我的家乡,虽然是一个偏远的小山区,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有关于“茶”的历史。
英德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其发展的轨迹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又据中国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主编的《世界茶业100年》中研究论证;“唐朝、五代韶州的曲江、仁化、英德等县均已产茶”,“明代以前英德便成为当时广东省11个产茶县之一;明代时是广东省70个产茶县之一;鸦片战争后是广东84个产茶县之一。”可见英德植茶和产茶历史悠久。
随着英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从建国至今,英德茶业的发展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茶园规模由原来零星的残余茶园发展到今天集规格化、条理化、园林化于一体的国家重点产茶基地;茶园种植面积也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在英德县领导下的三次群众性植茶就发展新式茶园5500多公顷并建立了具有英德特色独具一帜的英德茶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英德茶业的加工实现机械化和流水作业化,使得茶文化的发展紧跟现代化的步伐;英德制茶设备先进,工艺精湛,至今已形成了以红茶为主,绿茶为辅以及青、黄、白、黑茶等多茶类结构,改变了建国前只产土青茶的单一结构。
新时期,英德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土乡特色的制茶文化、饮茶文化以及各种富于喜闻乐见的茶俗茶礼,这些格具一别的茶文化将是英德人民所拥有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们英德人对茶的喜爱,不仅表现在喝茶上,“吃”茶,也是英德特色茶文化之一。
食“擂茶粥”这种传统的饮茶习俗是由英德茶乡浓厚的饮茶风俗衍生出来的一种饮食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较之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饮“擂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为英德这个特区独有的茶文化内容之一。尽管有关食擂茶粥的传统习俗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英德人食“擂茶粥”的传统习俗保存下来并得到很好的传扬。当地昔日寻常百姓家食用的擂茶粥,如今已经登上了市内的一些餐馆的大雅之堂,成为推陈出新的早餐,倍受市民的喜欢。
那么,“擂茶粥”为何如此历久不衰,而且还深受当地民众的厚爱呢?“擂茶粥”怎么制法,它有哪些独到之处呢?笔者从当地群众的介绍中了解到,擂茶粥原本是农村家喻户晓的一种食物,人们都喜欢把它当早餐食用。而有关擂茶粥这种食物的制法其实也并不复杂,但是必须具有两样工具:擂棰和擂盆。制作擂茶粥时,先把制好的茶叶(主要是指绿茶)放入擂盆,用擂棰把茶叶磨成粉末,然后放入所需的配料如生油、花生、芝麻等配料,一起磨成糊状,之后再把刚煮熟的米粥倒入盆内,加入生盐,搅匀就可以食用了(如下图4)。擂茶粥清香可口,四级都可以食用。此外,擂茶粥还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提神、治疗感冒的功能。以前当地农村缺医少药,村民们身体有点小毛病时,都是靠进食擂茶粥来治疗的。如今,食擂茶粥这种饮食习俗经过不断的扬弃,不断的创新,已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的、大众的现代饮食文化,成为英德茶乡特有的茶文化内容之一。
我的家乡地址:
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yingde.html
我的能力秀地址:
http://abc.wm23.com/cmyvscr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