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地处江苏省西北端,微山湖西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千古
龙飞地,王侯将相乡”之美誉,民风淳朴,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经过去
年寒假我堂姐的婚礼,
我对沛县农村的婚礼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我就分
别从婚礼筹备、婚礼前准备、婚礼当天流程对沛县农村地区婚礼习俗进行介绍
。
婚礼筹备
婚礼筹备是婚礼的前期准备,
首先要决定婚礼的日期、
地点、
仪式及婚宴方
式
,
然后确定婚礼预算、
拟定客人名单、
确定好送亲迎亲队伍和婚礼主事人
(负
责接待客人、
人员分工、
物品采购和婚礼主持,
主事人责任重大,
通常会有三人)
,
为婚礼做好最基本的准备。
婚礼前准备
这是为婚礼成功举行必须做好的准备。
首先要提前大约一个星期给亲友发喜
贴,
而且要由同姓兄弟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把喜帖送到,
并且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
其次是拍婚纱照、
布置新房
(在新房门贴上
“洞房火烛三星照,
金榜题名万世昌”
或者“花好月圆人成双,洞房花烛喜气洋”的对联、婴儿的图片,寓意多子多孙
和新人的结婚照)
、预约婚庆摄像、预订婚车和唢呐表演队、为远道而来的亲友
准备住房(很多亲友会在婚礼前一天到)等。
结婚物品的采购:新家布置用品、家电、家具、床上用品、蜡烛、新郎新娘
婚纱礼服、红包、喜字、录像带、胶卷、一只小羊并且染红、预定鲜花、预定蛋
糕等,
最主要的还是婚礼当天婚宴的准备,
一般提前三天根据客人的人数购买足
够婚宴用的烟、酒、饮料、糖、花生、瓜子、茶叶、水果、各种蔬菜和鸡鱼肉蛋
等。
在农村一家的孩子结婚是一个村的大事,
结婚前一天,
全村就会忙起来,
大
家都会去七手八脚的帮忙,择菜、洗菜、切肉、摆桌子等等,而主家也会在这天
请来帮忙的人吃饭,一来是答谢大家的帮忙,二来是希望大家第二天多多辛苦,
把婚礼办好。
婚礼当天流程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会起个大早,做好发型、换好礼服,为自己一生最
大的事做最好的准备。
早上,
主家会再请帮忙的人吃一顿早饭,
然后大家就各自
忙活起来,准备接待员道而来的客人。
大约上午十点,男方迎亲队伍便会到达女方,然而不是到了就可以接到新
娘,
而是先喝酒。
到了现代社会习俗有些改变,
不再是纯粹的喝完多少酒,
迎走
新娘,而是女方摆好一桌丰盛的酒席等着迎亲队伍,大家也都只是随便吃一点、
喝一点,想喝酒,后面有的是,就怕你酒量太小。
下一步便是“发嫁”,也就是新娘出嫁,这是婚礼的一个高潮。新娘先和
家人拍照,
接着便是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
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
新郎牵着新
娘的手走向婚车,
此时难免会有一场
“生离死别”,
母亲在幸福的眼泪中送走自
己的掌上明珠。在新娘上车的同时,其他人便会把新娘的嫁妆(家具、家电等)
和之前买的染红的小羊抬上迎亲的货车上,最主要的是在婚车上放一小块石头、
四根或六根甘蔗,
这些都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或者谐音的东西,
石头代表十全十
美,甘蔗代表甜甜蜜蜜。“发嫁”后,女方便开始宴请宾客,此时大约上午
11
点。
婚车上新娘并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会有四个同姓或异姓姐妹陪着她,他们
是送亲队伍的一部分,
负责在新娘下车时
“刁难”
新郎和安抚新年。
送亲队伍的
主力军是新娘的兄弟,
除了亲兄弟外,
挑选的标准是谁的酒量大。
同时,
新娘的
亲兄弟(如果没有就选堂弟或表弟)要准备两个红包。
迎亲队伍通常要右进左出,就是说在迎亲时,队伍要从新娘村庄右边道路
进村,左边道路出村,而不是看道路好坏或路程远近。女方必须在中午
12
点前
到达男家,
到达男家后新娘不会自己下车,
而是要由新郎抱下车,
并且抱到礼堂
(拜天地用的简单场所)
的草席上,
这是最考验新郎体力的时候,
不只是抱新娘
这么简单,
通常最大的挑战来自新郎的表兄弟。
新郎在完成新娘姐妹诸如围着婚
车转三圈,再倒转三圈的任务后,便想抱着新娘直冲礼堂。他想快偏偏快不了,
他的表兄弟哪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新郎通常到大门时便会被拦下,
“亲一个”
,
这是最普通刁难新郎的方法,
总之是不让新郎通过的方法都行,
新
郎只好照做,
毕竟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大家都很开心。
因为新娘不能在进门之前
落地,
表兄弟会在新郎体力快不支的时候放过新郎,
表兄弟自然明白,
不能让人
觉得不吉利。这是新郎便会抱着新娘冲进礼堂。
先来介绍一下礼堂,礼堂通常在院中的宽敞处简单搭建,中间放一香案,
案上插上两根红烛和一个香炉,
放上一个红盆,
里面写着
“心心相印”
四个大字,
桌前放两只碗,
里面放些芝麻之类的东西。
地上铺一张草席或一张地毯。
周围一
定要宽敞,好让亲朋好友“围观”。
然后便是拜天地(我们通常叫做拜堂),这是婚礼的有一个高潮。新郎冲
进礼堂,把新娘放在草席上,两人便跪在上面,面向北方,也是主事人的方向。
这是周围定是围满亲朋好友和看热闹的人,
如果你去晚了或是身高有限,
那就只
能听声音了。主事人先点亮红烛,插上香。“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夫
妻对拜”,请注意,接下来并不是送入洞房,毕竟现在才不过中午十二点,主事
人只是形式的喊一声
“送入洞房”
,
新郎新娘仍跪在那里,
接下来的主角是周围
的亲朋好友。
“
**
村新郎的大舅”,
新郎的大舅就会走上前把一个红包交给主事
人旁边的青年手里,
青年接过红包,
清点数目,
高声念出,
然后用筷子敲一下红
盆,把红包放入其中。“
**
村新郎的大姐”,新郎的大姐便上前放红包,接着,
新郎的长辈一个一个的上前把红包交给青年。
每念一个人名,
新郎新娘都会点头
致意。
礼毕,既不用父母讲话,也不用新郎新娘自己发表结婚感言,大家就开始
做到各自的位子准备开饭,
新人进屋简单休息后就会到各桌敬酒致意,
无非是非
常高兴能来参加婚礼之类的话,
客人们也会说一些祝福的话。
这时新郎是不敢喝
酒的只是示意一下,一杯酒就可以敬完全部客人。
经久完毕,新人走进客厅,那里早已摆好两桌酒菜,一桌给新娘和新娘的
姐妹,
一桌给新郎、
新郎的兄弟和新娘的兄弟,
先说说这送亲的主力军,
他们把
新娘送到婆家村口就回原路返回,
如果路程太远就在村口等待,
待那边拜完堂后
在进村,准备“大战一场”。送亲的姐妹也在主事人送上四包喜糖、四条香烟后
到客厅等待。
新娘那桌都是自己姐妹,边吃饭边聊天,说些高兴的话。再看另一桌,双
方“剑拔弩张、怒目相向”,
“大战”一触即发。带菜上齐后,新娘的兄弟会把
准备好的红包放进上菜的托盘,
接着战争爆发。
通常客房率先发动进攻,
因为他
们处于劣势,“来来来,姐夫,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敬您一杯”,新郎喝,
“这位是大哥吧?来,大哥,我敬您一杯”,大哥一口喝下,接下来是主房的反
击,
第一回合一般是客方胜,
毕竟他们都是酒林高手,
主方倒下一片,
替补马上
上来。
就算你有通天的酒量,
也禁不住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最后新娘的兄弟全部
倒下,嘴里还不停地喊“今天高兴,喝”。
婚礼到此还没有结束,新郎还会为至亲好友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我们叫
做“喜酒”,新郎陪着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大声交谈、玩笑。喜酒不只是新人和客
人高兴的时间,
也是全村人快乐的时刻,
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的点着,
唢呐表演队
一个接着一个的表演着节目,掌声、欢笑声不断。
晚上十点左右,客人醉了,表演者累了,观众也困了,婚礼也基本结束了,
大家各自散了回家,
兴奋了一天的村子终于归于平静,
大家都会小声说话,
不想
打扰了这千金一刻的春宵。
第二天打扫卫生,
把租借的东西还了,
婚礼才算真正
结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