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城乡建设

家乡区县: 青岛胶州市

    胶州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着眼于接轨大青岛、融入半岛城市群,着力构筑“一城四区两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城市化水平达到49.8%。行政中心顺利南迁,新城区开发有序推进,映月园等60余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竣工启用。三里河公园顺利开园,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现代文明的一大亮点,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加快老城区改造,突出抓好“路水电热绿”,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引进香江集团积极实施电影院片区拆迁改造,着力构建古埠文化和现代气息有机交融的胶州湾财富中心。运用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快建设兼具防洪、生态、旅游等功能的东部滞洪区,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立足于促进城乡互动,着力实施“一环四线”、“村村通柏油路”等公路建设工程,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五年来,新建改造公路543.7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8公里,初步构筑起沟通城乡、连接内外的现代交通网络。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聚集功能明显增强。
    2001-200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80亿元,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8个,过亿元内资项目46个。美国艾默生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海尔、中集、地恩地等大批名牌企业先后落户。出口创汇连年居全省各县(市)首位,5年累计创汇71.3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深入开展了“城市形象”工程,对市区河流沿岸进行了改造,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开辟公共绿地和街心景点60多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到6.9平方米。目前,胶州市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38天,噪声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青岛五市率先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
    胶州已建各类工业聚集区28个;省级聚集区1个,市级工业聚集区2个,镇级工业聚集区18个,国内外企业投资创办的专业聚集区7个;总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

毛双红(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