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现代工业

家乡区县: 青岛胶州市

    胶州市以工业聚集区为龙头,以重点乡镇为骨干,以涉外服务为基础,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使招商引资出现了全方位、宽领域、大跨度发展的新局面。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4.3、2和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92.47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89.72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7:57.5:35.8变化为6.4:56.8:36.8。
    2009年,我市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出台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深入开展“携手企业千人行”活动,工业生产企稳向好。全市91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1.8亿元,增长22.7%,实现工业增加值275.71亿元,增长14.9%。工业经济效益逐渐回暖,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8亿元,增长22.3%;实现利税129.9亿元,增长14.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2.8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7.9亿元,增长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5.96%。
    初步形成车船配件、锅炉辅机、家电电子、钢结构、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木器厨具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7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7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11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3%。
    ⒈外资企业:目前,全市外资企业发展到700多家,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112个,实际利用外资26.3美元,已有艾默生、现代德固萨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胶州。外贸出口增长迅猛,2005年全市完成出口总值11.3亿美元,位居山东省县(市)首位。
    ⒉内资企业:胶州市工业门类齐全,加工制造业发达,综合配套能力强。经过多年的改造、重组和引进内资,拥有全国最大的高层塔制造企业-东方铁塔和海尔、澳柯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分支机构,形成了金属结构、皮革制鞋、电子制造、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是胶东半岛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挑战,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要求,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步,坚持促进增长与提高效益并重,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城乡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6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324.44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81.66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7.89:59.05:33.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128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7%;地税税收收入179356万元,比上年增长44.8%。

毛双红(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