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珠渭塘先,渭塘珍珠甲天下”。
渭塘珍珠市场的变迁。“中国淡水珍珠之乡”渭塘珍珠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渭塘镇水网交错,水质清澈,养蚌育珠是渭塘人的传统产业。1965年,原吴县太湖水产研究所人工培育珍珠获得成功,并在渭塘大面积推广,从此,渭塘镇被誉为“淡水珍珠发源地”。1984年,当地建成全国最早的珍珠贸易市场————何家湾珍珠市场,1995年变身为“中国珍珠城”。来自印度、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珠宝客商都常驻渭塘设点收购珍珠,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珍珠市场行情一落千丈,中国珍珠城人流急剧减少。 进入21世纪,相城区和渭塘镇欲重振珍珠城的雄风,针对珍珠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工艺滞后、设计理念落后、行业管理不善等问题,区、镇两级政府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加以解决。苏州市政府也把淡水珍珠业列为重点扶持产业,渭塘镇抓住契机,把中国珍珠城向镇东的珍珠湖畔转移。
目前,这座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中国珍珠宝石城”集珍珠交易、加工等功能于一体,成为相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从业人员上万人,去年成交额达12亿元,约占全国淡水珍珠产量的三分之二。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四大明星市场”、“全国百强集贸市场”、“苏州国际旅游商店”。先后荣获国家农业部、对外贸易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命名的“中国行业一百强”、“中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场”等称号。 2、渭塘珍珠工艺的发展。珍珠经营大户与珠宝工艺专业机构合作,整合民间技艺,提高工艺水平,经营品种从单一的散珠发展到珍珠饰品、珍珠工艺品、珍珠保健品等多个系列。花样繁多的珍珠项链、耳钉、挂件、手链、胸针、戒指等饰品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珍珠项链加上闪光的水钻,一下子变得很时尚;不同颜色的珠子串在一起、长短不一的五珠和七珠项链,每一个都那么别致。目前,渭塘珍珠养殖加工工艺正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
珍珠文化产业的延伸。坐落在珍珠湖畔的中国珍珠宝石城,自建成以来,举办了珍珠文化节、亚洲珠宝联合会珍珠商会等一系列活动。为迎接珠宝博览会的召开,渭塘镇向海内外征集全球最大的淡水和海水珍珠。在15家珠宝公司选送的珍珠中,评选出顶级淡水和海水珍珠各3颗。特别是“大陆珍珠第一拍”之称的投标会成功举办,使“渭塘珍珠”进一步誉满海内外,已成为苏州市和苏州市旅游的新名片。 中国珍珠宝石城的迁建,也带动了渭塘三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中国珍珠宝石城为中心的中国珍珠宝石城5平方公里文化服务产业集聚区,珍珠养殖、生产、加工、交易等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这里还举办了“江南采珠游”“育爱情珠”等文化旅游活动。预计二三期工程全部完工后,相关从业人员将超过3万人,全年营业额将达50亿人民币。目前,渭塘镇正积极组织一场“千人捐建珍珠塔”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