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雁南飞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这是上世纪,小学课本中的一段。
“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这是电影《归心似箭》中的主题曲。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这是歌曲《鸿雁》里的歌词。
“南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个信儿到北京,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这是藏族同胞,通过“南飞的大雁”,抒发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
大雁南飞,是生存的需要。秋后气温降低,大雁便由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向南方的广东、福建、海南、云南一代迁徙越冬。来年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它们又成群结队,长途跋涉到北方的家乡产蛋繁殖。无论向南或向北迁徙的大雁,都会时而排成个“一字”,时而排成个“人字”,队伍整齐划一。嘎啦、嘎啦...独特的鸣叫声,随着大雁队伍的渐渐远去而消失。
据说:“大雁排成纵队前行,是为了减少前进中的阻力。”可也是,千万里的远行,必须节约体力,如果横队前行,势必共同承受空气的阻力。
画面中,南飞的大雁队伍不是很整齐。也许是大雁们受到过人类的惊吓;也许是思维早已与时俱进。大有争先恐后,后来者居上之势。
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的原因,一队队,一行行大雁迁徙的景象不多见了。2014年10月31日在平山,难得一见的“大雁南飞”景观可遇不可求,慌忙按下快门,要给“小精灵”们留下倩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