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历史人物1

家乡区县: 莱州市

莱州市壮丽的河山,富饶的土地,哺育出了勤劳勇敢、聪明睿智的人民。他们为发展灿烂的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代表人物有:西汉易学大师“费氏学”的开创者费直;东汉创制“子邑纸”的左伯;世界上第一个记述珠算的三国数学家徐岳;不畏权贵,敢于犯颜直谏的晋代尚书左仆射刘毅;攻陷京城,俘获晋怀帝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王弥;力主抗金,与卖国奸相秦桧进行了坚决斗争的南宋参知政事辛次膺;“金元七子”之一的道教领袖刘长生;“名重当代,泽被后世”的明代大学士毛纪;明代大书法家,“神笔”刘耳枝;为官清正,为民伸冤,具有海瑞之风的清代监察御史李森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家、清代名士翟云升;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吕海寰;毁家纾难的民主革命先驱邱丕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王德泰;全国著名帽庄——“盛锡福”创始人刘锡三;爱国实业家双合盛股份无限公司总经理张廷阁;还有现代国际知名理论物理、核物理学家卢鹤绂;全国著名戏剧学家马少波、虞棘;著名画家王式廓;知识青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杰出代表徐建春及解放军优秀指挥员马杰、王成斌等等,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也出现了一些形成坏影响的反面人物,如军阀张宗昌、反动资本家刘子山等。
费直(生卒年不详) 字长翁,东莱郡(今莱州市)人,西汉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官至单父(今单县境内)令。费直依古文古字本治《易》,称《古文易》。“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即《易传》“解说上下经”,开训诂学史上以传附经之先河。后西汉经学家目录学鼻祖刘向(约前77—前6)认为“唯费氏经与古文同”。东汉时期,经学家陈元、郑众、马融都学习和传授费氏学,马融还为费氏《古文易》作“传”(指解释经文的著作),并把它传授给其高足、汉代经学集大成者郑玄。三国以后费氏学大兴。今本《周易》与《费氏易》有很深的渊源。
左伯(生卒年不详) 东莱掖县人,东汉末年著名造纸专家,“左伯纸”的创造者。左伯自幼聪慧勤奋,是有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他在精研书法的实践中,感到蔡伦制造的纸(蔡侯纸)质量还应进一步提高,便与学者毛弘等人一起研究西汉以来的造纸技艺,总结蔡伦技艺的长处和不足,改进工艺,造出新纸。他以树皮、麻头、碎布、破鱼网为原料采用新工艺造的纸,纤维细腻厚薄均匀,光亮整洁适于书写,深受文人墨客欢迎,被称为“左伯纸”,与张芝笔、韦诞墨并称文房“三大名品”。
徐岳(?—220) 字公河,东莱人,东汉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汉灵帝时,著名天文学家刘洪“按数术成算”创造了乾象历,授于徐岳。 徐岳潜心钻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历象端委,进一步完善了“乾象历 ”,后又把该历法传授给吴中书令阚泽,“ 乾象历”遂在吴国实行。他搜集我国先秦以来大量数学资料,撰写出《数术记遗》、《算经要用》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学著作。在《数术记遗》中,徐岳在中国也是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记载了算盘的样式,并第一次为珠算定名。
刘伯根,王弥 刘伯根(?—306)、王弥(?—311),东莱(今莱州市)人,西晋末年北方农民起义军首领。刘伯根曾任“巾弦”县(今黄县西南)令,光熙元年(306)利用宗教作号召组织万余人起兵反晋,自称“巾弦”(注:“巾弦”为左右结构的一个字)公,王弥从之,被任命为长史。二人率部袭取临淄(今淄博东北),击退了青州都督、高密王司马略前来镇压的军队。不久,起义军被青州刺史、宁北将军王滹打败,刘伯根被杀。王弥率领残部退守长广山(今莱阳东),休整补员后,再度出山,王弥弓马娴熟,臂力过人,号称“飞豹”,有勇有谋,数战皆捷,杀长广太守宋罴、东牟太守庞伉,连下青、徐二州、直逼兖州,兖州刺史苟唏闻讯弃城而逃。永嘉二年(308),王弥率领数万义军在连克泰山、鲁国、谯、梁、陈、汝南、颖州、襄城等州郡后攻下许昌,大军直逼京都洛阳。晋帝急令各路兵马解围。王弥认为“晋兵尚强,不易取胜”,只安营布防而未发动进攻。时匈奴人刘渊和羯人石勒等也相继起兵,在中原发展很快。王弥投靠刘渊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封东莱公。永嘉五年(311)六月,王弥在克襄城之后攻进京城洛阳,活捉了晋怀帝。但刘曜怨他不等自己攻进京城,石勒更忌他的骁勇。同年10月,王弥与一小部分部属移军青州途中,被石勒派兵偷袭杀害。五年后,西晋灭亡。
刘毅(?—285) 字仲雄,东莱掖县人,西晋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清正刚直,好臧否人物,很为时人信服。魏末任司隶官,为政竭忠尽职。在晋初险恶的政治局势中“言不苟合,行不苟容”。任司隶校尉时,敢于“纠正豪右”,压抑世族豪强势力。深为时人称道。向晋武帝写下了《宜罢中正疏》,力主晋帝“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刘的建议虽未得晋武帝采纳,但在那时就能深刻认识到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并力主废弃,足见其高远的政治目光和过人的智慧。70岁告老归第,授光禄大夫衔。晋太康五年(285)卒。有《文集》两卷传世。
王景(889—963) 掖县人,五代、北宋时名将。少年时即倜傥无羁,善骑射。历仕梁、晋、汉、周,累破契丹,为护国军节度。后周显德元年(954)封褒国公,次年周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又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大破蜀军,斩首数万,进封凉国公。北宋改元,太祖为其加太保,封太原郡王,卒赠太傅,追封凉国公,谥号无靖。他为政宽缓怀素而极有主见,尤善施抚、赈之策。
辛次膺(1091—1170) 字起季,掖县人,南宋名臣,官至参知政事。绍兴年间任右正言,力主抗金,曾前后七次上疏劝谏高宗接受宣和、靖康年间的教训,不与敌议和。宋、金和约达成以后,辛次膺义愤填膺,上疏抨击以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史称“渡江以后,直言之臣以次膺为首”。终因势单力薄,为秦桧忌害,被削职为民,流落乡里达20年,直到孝宗即位,才被再次起用,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力主抗金不懈。

forever~(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