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火把广场

家乡区县: 四川省西昌市

      西昌火把广场是2006年四川省冬季旅游会的主会场、凉山州一号重点工程,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符合凉山州及本地少数民族特色。

      西昌火把广场以演艺中心为主,融学术交流、展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建筑,地处邛海西北侧,占地约1100亩。火把广场为扇形建筑,直线段长约400米,弧线长约650米,东侧布置了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斜插入山体的建筑,西侧是文化休闲公园,为自然隆起的山体。在火把广场的入口处,有一组九虎塑像,往里是一组成弧形布置的56个直径为2米的民族文化柱群,56根柱子表示56个民族大团结,而高6至9米、直径2米的柱体表面,是反映彝民族的优秀文化、经典传说的装饰性浮雕。

      火把广场位于西昌市中心地带,硕大的圆形广场上,56根红色火炬形巨柱耸天挺立,各刻图腾,象征全国56个民族的大团结;火焰般的民族文化中心,照映着高大的铁制火图腾,更展示出400多万彝族同胞对火的崇仰、追求和挚爱。每年农历6月24日,来自大小凉山的数万彝胞聚集到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都则”盛典--火把节。届时,56根巨柱火炬高烧,数十万支火把烈焰腾腾,“谁把太阳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整座西昌城流光溢彩,火舞龙蛇,光耀古城夜色,火映邛海碧波。节日期间,小伙子们赛马、斗牛、抢羊、摔跤,姑娘们赛歌、选美、赛衣、跳“朵乐”舞,既是彝族人民感情释放和天才表演的“东方狂欢节”,又是年轻男女追求美好和谈欢说爱的“东方情人节”,三天三夜,欢乐不绝。在彝族人民心中,火确实是光明,是诗篇,是力量,是精魂,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天下彝人崇尚火,既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是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杨静瑞(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