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茅山风景区

家乡区县: 江苏省句容市

一、茅山的宗教文化 

   茅山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 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景区内外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以句容市茅山镇为中心,距南京、镇江、常州各约60公里,东至上海、南至杭州各约30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

   茅山 自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01年,茅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新四军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茅山风景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授予省级文明旅游区示范点的称号。目前,茅山风景区已形成了以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喜客泉、华阳洞、仙人洞、德 观遗址、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为主体的旅游群系,年接待香客、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茅山以其独特的形式享誉海内外: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的“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特现象堪称“世界一绝”,已被列为江苏省精品景点之列;高99尺、重106吨、由226块青铜板焊接而成的露天老子神像已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更为神奇的是老子神像手上自然天成的蜂窝,直径可达3尺多,恰似老子手上戴的戒指,更象老子把仙丹洒向人间;热情好客的喜客泉,以其特有的三怪,使人流连忘返…

 二、历史文化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苏南“

     抗战胜利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为纪念苏南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于1995年9月1日落成此碑,全高31.3米寓意由镇江市31.3万共产党员捐资所建。“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被誉为“世界一绝”。许多建筑学家、声学专家对此奇特现象,经多次研究,仍未达成共识,相信您的到来一定会有新的见解。
    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是当年全国开辟最早,坚持最久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在日伪顽长期夹击下,苏南军民的抗日呈现出了罕见的艰苦性和复杂性。苏南中共组织和新四军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清乡和反清剿的斗争,苏南抗日根据地先后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0万多兵力,在5000多次的作战中毙,伤,俘日伪军达4万多人。苏南人民的5万优秀儿女参加了新四军,7000多人为国捐躯,其中县团以上干部牺牲的就有百余人,苏南抗战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的中流砥柱。苏南人民的抗战业绩,从根本上打破了日本法西斯妄图把苏南沦陷区变成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基地计划,从而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纪念在抗战期间牺牲的烈士,在党支部和国家的支持下,茅山"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于1995年9月1日正式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须弥高3.13米,寓意镇江市全体共产党31.3万人;碑身高28米,寓意新四军第一,二两个支队来自南方八省健;,碑前有317级宽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意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寓意6月,最后17级是17日,寓意6月17日是新四军韦岗处女战胜利的日子。空心碑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碑阴刻有纪念碑为"一九三八年五月,奉中共中央之命,新四军东进苏南敌后,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在陈毅,张鼎丞,谭震林,粟裕等领导下,五万兄弟踊跃参军,浴血战斗五千余次,毙伤俘敌四万多名,七千将士壮烈捐躯,其勋劳业绩,彪炳史册。值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特立此碑,永志不忘。"落款为中共镇江市委员会,镇江市人民政府敬立。
     于1995年9月,纪念碑前两侧又各建六角碑亭一座,在碑后还另立有光荣榜一块,记载建碑捐款单位和95位抗日老同志的名单。
1997年除夕之夜,茅山脚下一居民在燃放鞭炮时,偶然发现,每当爆竹升空爆炸后,纪念碑上便响起一阵清晰的"嘀嘀哒,嘀嘀哒……"的军号声,他趄矗立在山岗上33米高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望去,碑上并无疑物,碑下也无人影,更奇怪的是这位村民手头的爆竹声一停,军号声即停,爆竹声一响,军号声也随之响起。他为了探个究竟,就壮着胆子带上家人上了那个山坡,经过仔细查看之后,并无任何异物,于是立即报告了有关部门,从此纪念碑下放鞭炮,碑上空响声军号的奇观就这样不胫而走,后经有关部门志专家的多次研究,调查,均无法正确解释这一奇特现象,因此,纪念碑从此也被人们同茅山怪谜联系在一起

  三、特色景区

九霄万福宫

九霄宫、顶宫,坐落于大茅峰顶,其建筑群依山而建,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为茅山“三宫五观”至首。每到香期,这里香客如云游人如织,是旅游及朝山进香首选之地。

该宫始创于西汉年间,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21处重点道观之一。这里传统的香期庙会,神秘的道教仪式,已在海内外众多虔诚的香客、游客中流传开了“游灵山福地,交人生好运”之佳话。。初建石坛石屋,把三茅真君石像。齐梁间易为殿宇。元延枯三年(1316年),敕建赐额圣站观,专把大茅真君茅盈。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官"。


元符万宁宫

    坐落在茅山积金峰,与大茅峰遥遥相望,简称元符官或印宫。“顶宫一炷香,印宫一颗印”,该宫原是摆放茅山镇山之宝“玉印”的地方,是叫印宫的原故。这里有载入吉尼斯纪录的露天老子神像、神奇的怪坡、奇特的天然蜂窝、神秘的地面“符图”等景点,是令你入奇、入迷的地方。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活动必到处。
新四军纪念馆坐落于茅山镇,建筑独特,1985年建成,1988年重建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馆内展出各类实物及图片3000余件,并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展示了当年新四军奋起抗日的英勇场面。
     一九三八年夏,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的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东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它长期屹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区,充分发挥了尖刀作用,基地作用和枢纽作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经省委批准,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建成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一九九八年又在原馆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翻建。 新馆占地面积一万六千多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基本陈列是《新四军苏南抗日战争历史陈列》。展览共分"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军侵略者"、"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及"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五大部分。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3000余件.
      新馆造型别致,雄伟壮观,即表现了茅山三座山峰的雄姿,又展现了革命前辈业绩光照千秋的气势。从1985年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是由原先的10万余人次逐渐增加到每年30万余人次。馆内还先后接待了中央以及省、市、部队等高级领导干部,新四军老干部,老战士达一万人次;根据有关部门的安排,原新四军领导吴仲超、王必成、段焕竞、江渭清的骨灰均安葬在纪念馆院内。近年来被省、市有关方面列为"校外德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德育基地"、"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等。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于1998年在原馆址的基础上进行了新馆的重建工作,整个工程历经一年半紧张设计,修建与布置之一,于1999年3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文艺范儿(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