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交通
横南铁路纵贯境内,311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北部,闽赣、浙赣二条主干公路纵横相交,国防公路上分线纵穿境内。320国道挂线河横公路已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县内公路四通八达。河口镇距毗邻上饶机场(在建)仅40余公里,距武夷山机场98公里,距省城南昌市250公里,鹰潭龙虎山95公里,三清山80公里。[1]
光缆通讯线路和微波通讯线路横穿县境,通讯设施完备,程控电话通达国际、国内和全县各地,已实现了乡乡通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实现了电话程控化、传输数字化。邮电业务种类齐全,可办理国内、国际各种邮政业务。
6 历史文化
6.1 历史起源
铅山县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南临福建,北近皖浙,陆路畅通,水运便捷,自古便是闽浙赣三省交通要冲,兵、商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八省通衢”。铅山县因历史上产铅而得名。建县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铅山地名读YANSHAN。早在明朝中叶,铅山已发展成为江南地区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以手工造纸业与松江的棉纺、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齐名。河口以纸张、茶叶之大宗集散,带来了百业之繁盛,而成为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各路商贾,远至山陕之晋帮,近至皖南之徽帮,纷纷涌至此间开号设庄,进行商业之竞逐。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曾驻扎铅山,带来了一大批学校、银行、工厂、外埠商店的相继迁入,铅山成为战时南方重镇,工商业再度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7 政治经济
7.1 概况
铅山县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是:“两点三块,五业并举”。两点,就是把河口镇与永平镇作为全县重点城镇来抓,两镇分别结合梨温高速公路建设和上分线改造,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城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镇,从而使之成为上饶市的工业和商贸重镇,对全县经济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再创河口和永平的辉煌。三块,一是抓好信江流域平原区的食品工业板块;二是抓好中部丘陵区的高效农业板块;三是抓好南部山区的生态经济板块。五业,就是大力发展鳗业、竹业、矿业、食品工业和旅游业这五个主导产业。根据这一总体思路,我们调整了工作重点,强化了工作措施,狠抓强工兴县、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建?设、旅游业、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等各项工作,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格局。
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规划。委托南昌大学旅游学院编制完成了《铅山县2001-2020年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今后构筑一个颇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框架奠定了基础,成为江西省第一个通过省级评定的县级旅游业总体规划。制订《铅山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县城南部划出118.5公顷土地建设河口工业园区,前期30公顷的开发已经展开。
实施“开放攻坚”主战略,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按照“扩大开放、承接转移、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工作思路,致力于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软硬环境,面向江浙沪闽粤,大力招商引资,并出台《铅山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引进了一批外来投资者到铅山落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